如果不是閩南人,初次見到羅望·紅廂你或許會大吃一驚:“這幢房子怎麼像個小廟!”弧形屋脊、檐角高翹,再加上滿眼的紅磚紅瓦,風格豔麗而張揚。
當現代民宿遇上百年古厝 睡在準世界文化遺産裡
“紅厝頂、紅牆磚、紅地闆”是閩南紅磚古厝最大的特色。長期從事海外貿易積累的巨大财富、“山高皇帝遠”的政治氛圍加上閩南人“敢為天下先”的性格,使得外形富麗堂皇,被稱為“皇宮起”的違禁紅色建築在閩南一帶悄然風行。
在廈門翔安區的大嶝島田墘村,現存建于清末民初的雙落紅磚古厝有148座。羅望·紅廂就錯落有緻的分布在“金門縣政府舊址群”之中。
六幢建築20間Loft、4間榻榻米套房,在郭榮濱及其頂尖設計團隊的修繕下,老建築舊貌重現,一座土生土長的文化古宅,與現代民宿完美地相生共融。
△ 呂楷 | 攝影
來大嶝做民宿,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郭榮濱,羅望創始人。
△ 羅望創始人郭榮濱
提到他,就不得不提後院1882。
△ 後院1882
郭榮濱一直緻力于在地文化客棧、民宿、酒店的挖掘,從2015年至今,已經發展了羅望·廈門鼓浪嶼北嶼酒店、羅望·大理海東方海景酒店、羅望·廈門鼓浪嶼留下精品客棧、羅望·大理那時花開海景度假别墅等九家店。
△羅望·廈門鼓浪嶼北嶼酒店
郭榮濱認為建築有時是超越了物理層面遮風擋雨的意義,它還承載着精神傳統,延續着共同記憶。身為閩南人,他一直有一個願望:改造紅磚古厝,做一間以“閩南居”為核心體驗的民宿,既延續傳統閩南文化,又能滿足現代人的居住需要。
多方考察之後,郭榮濱對這裡“日久生情”。
△ 呂楷 | 攝影
商業邏輯與情懷的完美結合
曠日持久的日常運營,絕沒有軟文裡描繪的那麼詩意、浪漫,能建設一家民宿的人大把大把,向往擁有一家民宿的人更是大把大把,然而,能經營好一家民宿的人,少之又少。
現實生活中,商業邏輯和夢想激情總是有點差距。
△ 呂楷 | 攝影
浸潤酒店行業多年,郭榮濱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在羅望·紅廂的整體規劃上,他投入的不僅有情懷,還有完善的商業思路。
▼
IP運營:理想國書館
引進知名的人文社科類圖書品牌——理想國,成立理想國書館。
理想國是近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前瞻性的文化品牌之一,作者群包括了陳丹青、侯孝賢、木心、白先勇等近百位各個領域的重要人物,每年近200場文化活動的頻次,使其成為中國最活躍的文化機構之一。
△ 理想國書館效果圖
透過文學、繪畫和音樂,理想國彙聚了一大批 “屬于理性,理念及理想”的共同體,理想國書館建成後,勢必會引來衆多“朝聖者”。
▼
完善的配套
|鹽屋餐廳|海底溫泉中心|兒童遊樂場|
将原先紅磚古厝主人囤放海鹽的小屋副厝改成與紅廂配套的餐廳,保留原先紅磚厝的風格的基礎上加入更多時尚元素。
△ 鹽屋餐廳效果圖
餐廳的最大特色是,與當地漁民進行直采合作,當地廚娘新鮮烹調,保證讓客人吃到最新鮮地道的的海鮮。
△ 鹽屋餐廳效果圖
若是想體驗一把出海捕撈的樂趣,直接上船即可,羅望·紅廂已經幫你規劃好了最有趣的捕撈路線。
什麼叫天時、地利?九架厝改造完成後,政府就在距離羅望·紅廂50米遠的距離勘測出了海洋溫泉,海洋溫泉中心建設立即提上日程。
旁邊就是兒童遊樂場,孩子玩的開心,大人溫泉才能泡的舒爽。
△海洋溫泉中心意向圖
住進羅望·紅廂,聽古厝講故事
除了靠近大門牆上小小的指紋鎖,遠遠望去,羅望·紅廂與周邊的古厝沒有任何區别,以重生的姿态,展現着紅磚頭古厝的美與情。
相比對住宅内部的好奇,建築外立面精美的花磚率先抓住了人們的視線。
△ 呂楷 | 攝影
這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屋主人家裡有三兄弟,大哥當時在“中國瓷都”德化主攻瓷器彩繪,收到家裡要建房子的消息之後,他日夜趕工手繪了這些花磚,燒制好以後分批寄回老家。描繪之間,傾注了遊子對家深深的眷念。
△ 呂楷 | 攝影
指紋解鎖即可進入,門環上雕刻的“喜”字通常會讓人以為和嫁娶有關,在閩南建築裡“喜”字則更多代表了喜相逢的美好願景。
推開厚重的大門,精心栽培的植物散落“深井”(天井),平添一份生機。
進入大廳,仿佛回到了百年前,從地上的紅磚地面到牆上斑駁花磚,郭榮濱都保留了古厝本來的面貌。
什麼樣的屋子,什麼樣的擺設。大廳裡随意置放着做舊風格的擺設,偶然對視,便能從中發現流失于歲月裡的溫存和記憶。
△ 呂楷 | 攝影
七架厝還在前廳放置了一個大大的落地書架,從經典古籍到暢銷書刊,應有盡有。
舒适清潔的客房,是旅人最大的夢想。羅望·紅廂并沒有為了傳統而拘泥于傳統,八間客房:兩間套房、六間Loft,都進行了現代改造,洗浴用品更是精選澳大利亞品牌:APPELLES。
一門之隔,兩個時代的變換。
客房的名稱,也别有用心,九架厝四間客房分别命名為翔安、大嶝、廈門、金門,每一處的細節都展現着郭榮濱對閩南熱愛的赤忱之心。
△ 呂楷 | 攝影
時尚與傳統的結合,一切置于一個空間當中,在這矛盾中神奇的找到了平衡點。
味蕾最不會騙人,吃在當地,記憶更為深刻,閩南人習慣在茶幾的果盤或者蜜餞盒裡,放上一把豬油糖、蛋花酥供客人閑聊之餘配茶。在這裡,每個房間也都會擺放上這些閩南特色小食,讓客人吃一口“甜”。
△ 呂楷 | 攝影
羅望·紅廂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所有的店員都是村裡來的。媽媽、阿姨、從外地嫁過來的媳婦,這是一大風景,你會看到不亞于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原來是不識字的阿姨,對當地風俗侃侃而談的反而是從外地嫁過來的媳婦。
△ 呂楷 | 攝影
收拾妥當,去村裡轉一轉,穿過當年的金門縣政府總部、文書房、保安隊、會議室、鹽兵樓、國民黨縣黨部、縣黨部書記處。
看古人用紅磚在牆面組砌的各種圖案,去470歲的菩提樹下許一個美好的願望……
一草一木都承載着光陰的故事
一磚一瓦都镌刻着曆史的印記
羅望·紅廂在大嶝島
期待着您的加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