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埃·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1872年3月7日出生于荷蘭阿姆爾弗特,1944年2月1日逝世。
彼埃•蒙德裡安
主要成就: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德士堡等創立了“風格派”,倡導藝術“新造型主義”,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啟蒙青少年時期(1880年~1892年)
蒙德裡安的父親是一位清教徒和熱衷美術的小學校長,環境條件使蒙德裡安從小就能接觸美術,而宗教對蒙德裡安來說更是他的啟發、轉變風格的關鍵。
八歲時蒙德裡安立志要當畫家,但是家人認為藝術家是一項不穩定的工作,蒙德裡安與父母多次商量之後,他承諾要取得美術教師資格養家糊口,這才讓蒙德裡安的父母答應讓他學習繪畫。但是蒙德裡安擁有教師資格之後,卻未曾在教育界服務過。
在17歲取得小學教師資格之前,蒙德裡安是在他的叔父福爾茲·蒙德裡安的指導下學習繪畫。福爾茲是一位海牙畫派的畫家,因此蒙德裡安得到寫實浪漫的真傳。
阿姆斯特丹時期(1907年~1912年)
1892年蒙德裡安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正式接受學院派的訓練,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寫實能力。
風景畫是蒙德裡安初期的繪畫主題,此時的作品仍舊彌漫着十七世紀荷蘭繪畫的風格與精神,受到了印象主義、象征主義和表現主義的影響漸漸脫離了海牙畫派的表面形式。
1909年蒙德裡安經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他加入了“荷蘭通神論者協會”,接觸了新柏拉圖主義和多神論思想,使得蒙德裡安開始思考人類存在的價值。這項轉變也改變了蒙德裡安創作的方向,開啟新造型主義的思考方向。
立體主義的震撼(1911年~1914年)
1911年蒙德裡安見識了畢加索和布拉克等立體派的作品,感受極大的震撼。立體派講究的立體事實和明确客觀都是蒙德裡安追求的目标。随後前往巴黎研究立體派的繪畫風格。他不斷分析眼睛所見的影像,并且在作品中加入了音樂節奏感。蒙德裡安成功的從立體派中吸取精華,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現,創立了自我的風格,脫離了立體派。
風格派(1914年~1919年)
1914年回到荷蘭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蒙德裡安留在荷蘭緻力于“繪畫中的新造型”,集結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激蕩出新造型主義的更多靈感。
1917年蒙德裡安的朋友出版“風格”雜志讓蒙德裡安等畫家發表創作理念。1918年簽署了反戰、反個人主義,宣揚和平團結的“風格派宣言”。
關鍵的轉變(1919年~1938年)
在這一時期蒙德裡安發現了新的個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創作(直線、直角、三原色)組成抽象畫面,此時期的代表作“線與色彩的構成”色彩柔和、充滿輕快和諧的節奏感。
倫敦時期(1938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德裡安心情大受幹擾,他的畫失去了快樂的色彩節奏,由黑色線條貫穿畫面,給人極度的憂郁感。這是他第五度轉型。
紐約時期(1940年~1944年)
生命中最後四年,蒙德裡安移居美國紐約市,在這五光十色的大都會,蒙德裡安感受到沒有戰事紛擾的世界,在紐約創作的作品比過去更為明亮、更為抽像,反映了紐約的現代生活。他融合了過去不同時期作品風格加以延伸,色彩、線條呈現輕快的律動,畫面的音樂性在此達到最高境界。
藝術特點
在《造型藝術與純粹造型藝術》一文中蒙德裡安說:“我感到‘純粹實在’隻能通過純粹造型來表達,而這純粹造型在本質上是不應該受到主觀感情和表象的制約的……”1913年他開始了對色彩的實驗。在蒙德裡安的理論中所強調的“純粹實在”和“純粹造型”,可以說概括了蒙德裡安的終身追求。對他來說,造型表現手法簡單,意味着形狀和色彩的行為的統一。他認為,抒情的、描繪的或歌頌的美是一種遊戲或逃避,它所描繪的美與和諧是一種觀念的理想。它不可企及,因此它被停留在生活之外。那麼,怎樣才能使“純粹造型”達到“純粹實在”呢?蒙德裡安說:“真正的實在的造型表現,要通過平衡裡面的力學來達到。新的造型藝術表明:人類的生活,雖然經常屈服于時間和不協調之下,但仍然建基于平衡之上。”若把這一理論具體化,即在造型美術中,隻能通過形狀和色彩的動勢平衡來表達“純粹實在”。
《造型藝術與純粹造型藝術》那篇文章正标志着他的抽象派藝術理論的确立,因為他已多次提到:“抽象藝術的首要和基本的規律,是藝術的平衡”。他的抽象畫排除了任何曲線。畫面上的色塊都離不開直角。作于1921年的《構圖》幫助我們理解他的這一理論的實質。蒙德裡安自己說:“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線,直到我的作品最後隻由直線和橫線構成,形成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離地隔開,……直線和橫線是兩相對立的力量的表現;這類對立物的平衡到處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從大大小小的原色塊和矩形直角形狀的組合中尋求所謂“表裡平衡、個性和集體平衡、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的平衡”等等。這一切都為了鼓吹一種極端抽象的精神,宣揚藝術應該完全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應該追求“絕對的境界”。所以人們又給他這種抽象畫特征起了個雅号,叫“冷抽象”,以區别于與他同時代的俄國抽象派畫家康定斯基的藝術特征。
世界上的許多事往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蒙德裡安的這種“平衡”理論,在他的畫上并不怎麼令人興奮,可是在家具設計、裝飾藝術以及即将引起世界注意的“國際風格”的建築設計上,卻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事實上,“風格派”成員中不少力求革新的建築家們,在蒙德裡安的理論影響下作出了新的探索。其意義在現代建築史上是不可等閑視之的。
蒙德裡安于1916年,結識了荷蘭哲學家蘇恩梅克爾。此人在哲學上推崇新柏拉圖體系,自稱為“積極的神秘主義”,或叫做“造型數學”。蘇氏曾對這兩個互不相關的名詞作了如下的解釋:“造型數學從創造者的觀點來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條不紊的思想;至于所謂積極的神秘主義的‘創作法則’是:我們現在研究着把我們想象中的現實轉變成可以為理性所控制的結構,以便随後在‘一定的’自然現實中重新發現這些相同的結構,從而憑借造型視覺去洞察自然。”蘇氏這種“造型數學”理論,有許多細節正中蒙德裡安的下懷,故對他也十分崇拜。而且蘇氏的理論幾乎可以直接用來說明蒙德裡安的造型結構。足見蒙德裡安與蘇氏的交往,對藝術家後來的構成主義繪畫發生了決定性作用。20世紀中葉的西歐現代建築完全從古典建築觀念中擺脫出來,便得益于蒙德裡安這種平衡理論。
如今,皮埃•蒙德裡安的遺産依然存在于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和歐萊雅(L’oreal)等品牌的時裝系列中。
緻敬蒙德裡安的咖啡杯碟《都市區格》
緻敬蒙德裡安的咖啡杯碟《加減的港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