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倉央嘉措心史》是我與著名詩人洪燭合作的第二本書,是洪燭關于倉央嘉措三部長詩系列之第一部。2013年6月由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受讀者歡迎和喜愛,之後多次加印,10月再版發行。為了強化和拉開讀者的閱讀體驗,現在在《博圖角》将于《北京紀事》并行同時交替網絡連載,它将在隔天的早晨與你見面,适合于你的早讀和朗誦,讓一天的詩意生活從倉央嘉措開始。敬請大家關注。
《倉央嘉措心史》
第二版
【石頭開花】
大昭寺門前的青石地闆
有深深的印痕,有人說
那是信徒們磕等身長頭留下的
我想起老家的青石井欄
也有類似的刻痕。不是刀砍的
不是斧鑿的,是提水的井繩
長年累月勒出來的
繩索不知道疼,木桶不知道疼
可那磕擊地面的額頭是肉長的
是知道疼的
正是這知冷知熱的額頭
敲開了佛的門
敲開了另一個世界的門
使已知的,更厚重
使未知的,更遼闊
哪來那麼大的勁兒?沒有一生的堅持
三生的堅持、世世代代的堅持
怎麼能讓石破天驚?
我相信他們每磕一個等身長頭
就像我的鄉親從井裡提起一桶救命的水
不僅感到勞累,更感到滿足
是的,一群彎着腰的人就這樣
從大地深處源源不斷地
汲取了飛翔的力量
這股力量是看得見的,使不可能的事情
成為可能。譬如,讓石頭開花
第一版
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進入南京梅園中學,1985年保送武漢大學,1989年分配到北京,現任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總監。出有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我的西域》《倉央嘉措心史》《倉央嘉措情史》,長篇小說《兩栖人》,散文集《我的靈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騎士》《眉批天空》《夢遊者的地圖》《遊牧北京》《撫摸古典的中國》《冰上舞蹈的黃玫瑰》《逍遙》《北京的夢影星塵》《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遺事》《眉批大師》《與智者同行》《中國人的吃》《風流不見使人愁》《多少風物煙雨中》《永遠的北京》《晚上8點的閱讀》《閑說中國美食》《拆散的筆記本》《頤和園:宮廷畫裡的山水》《北京沒有風花雪月》《母親》等四十多部。其中《中國美味禮贊》《千年一夢紫禁城》《北京A to Z》等分别在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出有日文版、韓文版、英文版及繁體字版。上世紀90年代成為掀起散文熱的現象之一,被《女友》雜志評為"全國十佳青年作家"。 獲徐志摩詩歌獎、老舍文學獎散文獎, 央視電視詩歌散文大賽一等獎,《萌芽》文學獎及《中國青年》《詩刊》《星星》等獎項。
周一渤,筆名魯渤。職業攝影師、獨立策展人、攝影批評家、專欄撰稿人、詩人。黃淮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特邀編輯、港深珠澳攝影聯盟主席團成員、河南省攝影家協會策劃與傳播(策展)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當代攝影研究會特聘專家等。1991年開始攝影。1982年發表第一篇新聞攝影評論。曾在金融企業做宣傳工作16年。曆任人文、攝影類雜志高級編輯、圖片總監、執行主編和攝影叢書主編。出版和主編詩集、攝影圖文書、報告文學以及經濟、金融論文集20餘種,獲得各類文學、新聞、攝影獎百餘次。2003年《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人民公社圖文報告》獲得《中國國家地理》首屆國家地理自然基金獎;2006年《中國模特》獲獎,被評為《中國青年》“年度青年攝影家”;2011年《小井:2006》獲得中國麗水國際攝影節優秀攝影師獎,其中6幅作品被中國麗水攝影博物館收藏。2015年,策展作品《高中生》在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獲得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人“飛馬獎”。數年來策展攝影展覽近50多個,其中李洪遠攝影的《中國鐵道工》、黎明攝影的《三峽遊記》、以及周國獻攝影的《扁擔:漢正街的傳奇》分别獲得麗水國際攝影節最佳展覽獎、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獎。主要著述有:詩集《最後的旋舞》、《田野的守望》等;圖文集《絕世珍存之中國民藝》、《廣西攝影旅遊指南》、《北京往事》(與洪燭合作)、《倉央嘉措心史》(與洪燭合作)等;攝影專著《照片門診部》、《家園:生命.危險——直擊二十一世紀精彩瞬間(世界新聞攝影獲獎作品圖文版)》(合作)、《值得記憶的照片系列叢書之“生活。映像”100幅精彩生活紀實作品解讀》(合作)等;攝影畫冊《額爾齊斯河大峽谷(可可托海)》(合作)、《盛世華章——奧林匹克在順義》(合作)、《綠色北京——讓生活更美好(國際花博會畫冊)》(合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