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齡增長,各個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55~65歲這十年間,身體機能的下降速度比較快,體力也慢慢變差,各種疾病也接踵而來。女性在此階段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婦科腫瘤和骨質疏松;男性此階段易患上前列腺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這是一生中最為關鍵的10年。某些因素可消耗機體健康,因此應積極糾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延長健康壽命。
1、内髒脂肪比較多
人到中年易發福,尤其是55歲後新陳代謝速度下降,仍然保持以前的飲食量和運動量,那麼就會變胖,減肥異常困難。55歲後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承受着較大壓力,每天奔波于工作和各種應酬,睡眠質量差,易導緻腰圍變粗,也就是内髒堆積太多脂肪。内髒脂肪多是多種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壓,而且也有可能誘發心髒肥厚或肥大、冠心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時可誘發癌症。
2、身體功能差
調查顯示,50歲左右時易出現身體健康問題,尤其是55~65歲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
3、經常吸煙
無論是自主吸煙,還是接觸二手煙或三手煙,都會損害身體多個器官,增加患肺炎和慢阻肺的風險,而且也會損害心血管系統,提高患肺癌和口腔癌幾率。
4、教育程度低
英國研究表明,65歲時,跟受教育水平超過12年的人群相比,受教育水平不足9年的老人,男性和女性無殘障預期壽命分别少1.1年和1.7年。我國老年人也是如此,特别是低學曆的老人可能易患上癡呆症。
5、抑郁和心态差
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發人群,尤其是55~74歲的女性。由于進入更年期體内激素水平發生很大改變,再加上社會角色發生改變,易出現焦慮恐懼、心思敏感和多疑等,嚴重時可産生抑郁症和焦慮症。
6、慢性病
大多數老年人伴有慢性病,躍居第1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其次是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
1、飲食清淡
時刻注意飲食清淡,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食用油和糖攝入量分别控制在25克以内。着重補充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豆制品、海産品、去皮的禽肉和蛋類、奶類以及瘦肉等,能預防肌肉流失,幫助提高免疫力。
2、維持正常體重
研究表明,老年人微胖最長壽,抗病能力強。所以老年人應均衡飲食,保持适度運動,一周有4~5次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散步或快走,同時搭配2~3次力量訓練。
從現在開始積極糾正不良的生活嗜好,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香煙和酒,保持規律作息。陽光明媚的情況下多戶外活動,适當的曬曬太陽,利于維生素D合成,促進鈣吸收,有效預防骨質疏松。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養老有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