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12:19:13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1

文/ 何夏

7月底,甯夏的頭茬枸杞已經采摘完畢。失去紅色果實的一排排枸杞樹,挺立在黃沙土上,為兩個月後的秋果積蓄力量。

“枸杞屬于耐幹旱、耐鹽堿、耐貧瘠、耐嚴寒、耐酷暑的植物,它适合在西北這片貧瘠的土壤上生長。”

百瑞源枸杞品牌創始人郝向峰,幹了近20年枸杞種植,對于枸杞,如數家珍。

甯夏枸杞有600多年人工種植曆史,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國,中國枸杞在甯夏,甯夏枸杞甲天下”之美譽。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2

在郝向峰看來,枸杞既是甯夏最具特色的農業支柱産業,因藥食同源,也是健康産業,另外西北風沙較大,作為常年生的落葉小灌木,枸杞還能起到防風固沙作用。

他剛進入市場時,甯夏枸杞沒有顯示它應有的價值。從業者打着“甯夏枸杞”和“中甯枸杞”旗号經營,當地幾乎沒有企業品牌。枸杞都是裝在蛇皮袋子裡散稱散賣,每斤枸杞賣十幾塊錢。

吃枸杞,首先要揀掉雜質,再用清水洗幾遍。有消費者擔心枸杞不安全,不敢吃,吃法無外乎“煲湯、熬粥、泡酒”老三樣。

當時的甯夏枸杞質量魚龍混雜,價格參差不齊,被貼上“土特産”“地攤貨”的标簽。

創業初期,郝向峰的苦惱是,如何好枸杞賣到一個好價錢,讓消費者買到正宗、安全的好枸杞。

過去近20年,他自建種植基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出能賣得貴一點百瑞源“好枸杞”。

自建種植基地

百瑞源的第一次突破,源于對于種植基地的堅持。

從甯夏農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郝向峰選擇枸杞作為創業方向,在2003年創辦了百瑞源公司。

彼時,甯夏的枸杞市場發展并不如意。一斤枸杞隻能賣到十幾元,農民種枸杞不掙錢

“當時抱着這樣一種心理,要改變枸杞産業的低端狀況。”創業頭幾年,郝向峰一直在學習,逐漸摸清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問題——質量安全。

枸杞果含糖量高,容易引發病蟲害。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或存在過度使用農藥等問題,公司管控成本高。

“花了很大代價,拿到的産品不是我們想要的。”在2010年,郝向峰決定從源頭出發,自建種植基地。

當時,郝向峰在賀蘭山山腳下選擇了一塊1500畝土地,想做有機枸杞種植基地。但改良質地,轉化為有機土壤,需要等三年時間。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3

等不起這麼久,郝向峰換一種方式,在荒地中去種有機枸杞,免掉這三年的轉化期。團隊在甯夏範圍内到處找地方,紅寺堡的土壤剛好适合。

“從來沒有人在荒地上種枸杞。”郝向峰回憶稱,在開墾的過程中,最擔心的是,改變原有的植被生态,若不能建起新的枸杞基地,将會成為破壞土地生态的“罪人”。

頂着巨大壓力,團隊在這片荒地上改良土壤、平田整地。“荒漠開發枸杞的最大投入,就是改良土壤。”沒有使用化學農藥,郝向峰與員工一起,在夜晚拿着手電筒抓蟲子,減輕病蟲害。

高投入是值得的,2013年百瑞源在紅寺堡種下枸杞樹,三年後,産品獲得歐盟的有機認證。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4

截至目前,百瑞源有甯夏中甯縣、賀蘭山東麓、紅寺堡三大種植基地,合計10000餘畝,提供了強有力的産能保障。

再造加工流程

解決了種植标準化的問題後,郝向峰着手改造生産車間。

傳統的枸杞加工方式,主要是晾曬和後期熱風幹燥,但這會造成營養流失。為了改良工藝,百瑞源團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經過八年研發,推出了鎖鮮枸杞工藝。

新的鎖鮮技術,攻克了甯夏枸杞600年以來制幹技術的瓶頸,在制幹過程不添加食用堿,隻用淨化水清洗,确保了加工過程的安全及衛生。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5

此外,傳統晾曬過程需要長達120小時,鎖鮮工藝隻需要20小時,避免了水分和營養成分的過度流失。在生産效率上,原本需要20人來完成的工作,現在開動鎖鮮設備隻需2人

鎖鮮枸杞有着鮮豔的色澤和軟糯的口感。枸杞不再隻是煲湯煮粥,也能當零食,直接嚼着吃,更适合适應年輕消費群體。

在百瑞源銀川總部,總投資8000萬的鎖鮮枸杞的智能化車間已經投産,年加工鮮枸杞500噸,年産值約1.1億元。這讓甯夏的枸杞生産,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加工。

有了種植基地和鎖鮮工藝,百瑞源能出品更好的枸杞,也有底氣賣得“貴一點”,實現郝向峰“枸杞論克賣”的設想。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6

2013年,這家公司銷售額突破2億元。

變革軟件系統

除了硬件上的創新,在軟件變革上,百瑞源同樣引領行業。

據百瑞源CIO(首席信息官)範志剛介紹,早在2018年,郝向峰就提出要進行數字化改革,并作為集團的“一号工程”。

農業的數字化改革不容易。百瑞源财務總監王維稱,與制造業不同,農産品的财務核算是非标準化的,每一批原料的出成率不相同,标準的财務軟件,不能滿足靈活核算需求。

百瑞源旗下有三家種植基地、多家子公司,其在與集團的業務往來過程中,涉及物料名稱、費用項目、供應單等,名目繁多,手工合并報表,耗費大量時間。

對于枸杞行業的“非标”,金蝶則在農企諸多差異性摸索出“标準”,盤點農産品産前、産中、産後全價值鍊的數字要素,并建立數據标準,包括氣象、土壤養分、農戶、消費者偏好等數據。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7

在金蝶中國中型企業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成冬看來,對于農業生産數據的采集、打通并可追溯,讓數據從“秘密”變成“資産”

這正是百瑞源數字化轉型所渴求的,雙方在2019年達成合作,上線金蝶雲星空财務系統。

王維稱,之所以選擇金蝶,是因為能在原有軟件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滿足靈活核算的需求。也就是李成冬所說,金蝶将數據作為資産,為農業企業提供“可組裝”式的數字化旅程,滿足其從應用、技術、數據、生态等多個層面的需求。

對于一個數字化能力薄弱農業公司而言,上線新系統并不容易。百瑞源與金蝶團隊磨合了近半年時間。

王維稱,上線過程中,兩套軟件同步運行,财務人員工作量大增,又臨近出月報時間,項目組成員與财務同事通宵達旦統計數據,最終實現系統平滑切換。

新系統提高了财務人員的效率。此前,合并集團報表需要一天,有了新系統,自動化處理,僅用兩三個小時

與此同時,數據化處理,有助于産品溯源,讓消費者了解到,每一款枸杞産品,産自甯夏哪一塊土地。

“這幾年通過和金蝶合作,我感受最強烈的是,從田間到車間,整個數據的打通。”在郝向峰看來,企業數字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用戶。

打通線上線下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百瑞源線下門店不得不關停。郝向峰決定加速線上化轉型。有了會員數據中台,一線銷售人員能快速響應新的銷售策略。

據範志剛回憶,百瑞源搭建數據中台過程,并不容易。初期,他預計線上會員數量不過10萬。不過,随着項目推進,線上會員已超過300萬人,總數據量近1億條。

面對如此大的數據量,團隊耗時一年半,聯合金蝶技術人員,百瑞源才将線上與線下會員系統打通

“這些數據之前在每個銷售的腦袋裡,現在,會員中台把客戶信息收集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大腦。”範志剛稱,有了數據中台,總部能分析客戶更為詳盡的偏好,從而調整産品,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8

對單個門店來說,有了“數據大腦”,即便門店内沒有客人,銷售也能通過線上渠道,觸達到潛在客群。

“線上線下數字化,對門店有很大作用。”百瑞源銀川大閱城店長關瑜稱,銷售旺季時,每天到店顧客有50人,接待量很大。有了線上平台,她可以引導老顧客到小程序上購買,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更好地服務到店客人。

在數據指引下,關瑜們的銷售模式也有調整。銷售人員早上開門營業後,先分析經營數據,線上發布促銷内容,喚醒老顧客,再服務好到店流量。

“數據呈現出來的東西更精準,效率大幅提升,驅動創新。”

郝向峰稱,通過會員中台提供的消費者畫像,他發現百瑞源的用戶,年輕了大概5-8歲,核心人群集中在80後、90後。除了傳統的煲湯功能,枸杞作為保健産品,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這些消費數據,成為集團研發的重要依據——口感、包裝設計變得更為年輕化。

“人在哪裡,我們就要把産品賣向哪裡。”為了更好地貼近年輕用戶的線上消費習慣,百瑞源在杭州搭建了電商團隊,位于銀川的總部則變成了供應鍊中心。

據郝向峰透露,百瑞源線上銷量占比,已由疫情前的40%增長至60%,并且仍保持高速增長。

“數字化這條路,我們才剛剛開始,未來給百瑞源帶來的變化,會非常巨大。”在郝向峰看來,團隊摸索過的标準化、數字化過程,也是甯夏枸杞産業走向高端、走向全國的必由之路。

甯夏正宗特級枸杞(一粒甯夏好枸杞)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