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寓言故事?本次要賞析的是《逍遙遊》中的第二個寓言“小大之辯”:,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莊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寓言故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本次要賞析的是《逍遙遊》中的第二個寓言“小大之辯”:
蜩(tiáo,蟬)與學鸠(小斑鸠)笑之曰:“我決(xuè,疾)起而飛,槍(通‘搶’,碰到)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投)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适(去到)莽蒼(郊野)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很飽的樣子);适百裡者,宿舂(chōng)糧;适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通‘智’,小聰明)不及大知(大智慧),小年(短壽)不及大年(長壽)。
斥(通‘池’)鴳(yàn,生活在池邊的小鳥鴳雀)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古代長度單位,約8尺)而下,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這個寓言,也稱為“大鵬與蜩、學鸠和斥鴳”;其由兩個寓言組成:第一個寓言記述的是“大鵬與蜩和學鸠”:“蟬和小雀笑它說:‘我們從地面一下子就飛起,碰到高大的榆樹和檀樹就停下來,時機不到,落在地上就行了,何必硬要飛到九萬時間裡高空再到南溟去?’到郊野去,帶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還飽飽的;到百裡之外,要用一夜準備糧食;到千裡之外,要用三個月時間準備糧食。這兩個小鳥哪裡知道這個道理?小的智慧(小聰明)不了解大的智慧,短的壽命不了解長的壽命。”蜩和學鸠兩個小動物由于不理解大鵬的舉動,從而嘲笑它。而莊子将這種現象解釋為:“這兩個小鳥哪裡知道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眼界不一樣,目标不一樣,所需要的準備準備和所采取的動作當然不一樣;從而體現出來的智慧也不一樣,一個是小聰明,一個是大智慧;這個大智慧就是“道”。第二個寓言記述的是“大鵬與斥鴳”:“斥鴳譏笑它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呵?我一下子飛起,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盤旋于蓬蒿叢中,也是飛的極緻了,而它還要飛到哪裡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區分了。”同樣是小動物的斥鴳,同樣是不理解大鵬的舉動,同樣嘲笑大鵬,于是莊子将這種現象解釋為“小大之辯”:“這就是小和大的區分了”。
莊子之所以用了兩個内容基本相近的寓言講述同一個道理,是為了起到加強的作用,以便讓人們更加理解和相信這個重要的道理。“小大之辯”這個道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各種動物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眼界自然各不相同。于是就有很多動物不理解大鵬。這種情況就正如在人間,有各色人等,于是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莊子。如果不理解“小大之辯”,不理解“小知不及大知”,怎麼可能理解莊子、理解莊子的書?所以在開始閱讀《莊子》時,就必須建立這個觀念。
此處,為了全面理解莊子的觀點,還必須讨論一個問題:如果說,那些小動物因為不理解大鵬而嘲笑大鵬是不對的,是眼界狹小的表現,那反過來,大鵬是否可以嘲笑這些小動物嗎?我認為,大鵬是不應該也不會嘲笑這些小動物的。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不應該嘲笑對方。因為,世界是多元的、多樣的、無限的,大之外還有更大的,小之外也有更小的;大小都是合理的存在。正确的态度應該是:“知而不自”,即大動物要“知大而不自大”,小動物也要“知小而不自小”;各自都包容對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我認為,這才是莊子的觀點,這才是大智慧。如果果能如此,這個世界就一定是和諧而且充滿正能量的。所以,莊子才如此強調超越小聰明、追求大智慧的重要。不是嗎?我想,這正是“小大之辯”這個寓言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