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被看成這個世界最美味的食物之一,對大部分的女性吃貨們都有着非常大的殺傷力。然而,一旦懷孕以後,面對這種美味很多孕媽媽們就顯得手足無措、進退兩難了。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問題!
有老人家講,海鮮是涼性的,吃了之後會引起孕婦宮縮對寶寶不好。還有一種說法講,海鮮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螃蟹和蝦,孕婦吃後生出來的寶寶皮膚會變得脆弱,容易過敏。
但接受現代教育比較多的人尤其是醫生等朋友都會講,海鮮其實是營養非常豐富的食物,孕媽媽們要多多攝入,這樣對寶寶在腹中成長有很多好處。
孕媽媽吃海鮮有好處
到底應該聽信誰的呢?孕媽媽們不要着急,今天我就具體、重點的給大家講一下懷孕期間海鮮的可吃與不可吃,看完後孕媽媽們就再也不會糾結了,放心的開啟自己孕媽的吃貨生涯吧!
美好的大蝦
第二類,蘊含豐富蛋白質和DHA的海魚類。海魚的魚蛋白是和鈣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且海魚富含的蛋白質顆粒比河魚和肉類更加細膩,更容易被媽媽們吸收。
DHA是寶寶俗稱腦黃金,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給寶寶或孕婦自己補充DHA可以讓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富含DHA的魚類包括,石斑魚、鲇魚、鲅魚、鳗魚、帶魚、堤魚、黃花魚、沙丁魚、鲈魚、金槍魚、比目魚等。
哪些種類的海鮮是不适合孕婦吃?
孕婦不能吃的就是性寒的一類海鮮。首先要說的就是螃蟹,堅決不能吃,特别是螃蟹鉗子裡的肉,會引起早期胎兒流産,非常的危險!
危險的螃蟹
孕婦還不能食用含汞量高的海魚類,因為汞對胎兒的腦神經、肝、腎等多種器官都會造成傷害。這類海魚包括,金槍魚、劍魚、鲨魚、旗魚、瓦魚、大西洋馬鲛等。
另外,還有十幾種海魚是孕媽們要盡量減少食用的,因為它們體内含有少量的水銀,會對胎兒成長造成影響。主要比如,海豚、鲸魚、金目綢、箭魚、黑鳍魚、目缽鳍、海螺、褪鲸、抹香鲸、黃酮、黑健、長槍魚、笠子魚、南鳍魚、藍鼈、虎鲸等。
海鮮怎麼吃,對孕婦來講才是既安全又美味呢?
知道了哪些海鮮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接下來就是大吃一頓啦~~等等,還不可以!因為孕媽的體質特殊,還是要有控制有節奏的吃海鮮,專家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吃海鮮最好保持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
好吧,終于等到可以吃了!接下來,就要介紹一下怎麼吃才能做到既健康又美味。
第一,千萬要煮熟再吃!!這個是基本條件。因為海鮮的特殊生存環境,所以它們體内含有非常多的寄生蟲和細菌,如果不能徹底高溫殺死容易導緻腸胃不适甚至腹瀉。對常人尤其要注意,更何況是孕婦啦
第二,所謂海鮮,當然是鮮着才好吃了,孕婦要避免吃腌制的海鮮。因為腌制海鮮在晾曬過程中本身就會産生對人體有害的一些物質,會影響到孕婦的身體健康。
第三,吃海鮮千萬不能喝啤酒,不宜與富含鞣酸的水果同食,忌服維生素C藥丸!其實這些不單單是針對孕婦了,對常人也是如此,隻不過孕婦要特别注意而已!
吃完海鮮出現不适怎麼辦?
如果上面說的都做到了,但是萬一或者如果孕媽們吃完海鮮出現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皮膚瘙癢紅腫等不适症狀,怎麼辦?
首先要馬上停止繼續食用,但千萬不能冒失的自行食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治療,要多喝一些開水,并注意觀察,一般性過敏症狀回字形慢慢消退的。
觀察後長時間不消退或者更加嚴重了,那就建議立馬到專業醫院就診,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