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炖肉、燒魚、包餃子的時候,有一種調料是經常會用到的,那就是十三香。那麼十三香都有哪些成分呢?為什麼放了就會好吃呢?
嚴格來說,十三香中的香料應該叫香辛料,和聞香或者熏香用的香料不同,香辛料主要是作為食品調料來使用的。其中的芳香油含量較高,不但有提味增香的作用,還能殺菌防腐,甚至還表現出相當的抗氧化能力,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常備品。
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開端,人們舍生忘死踏上未知的旅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去神秘的東方尋找這些美味的香辛料。
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曾經讓世界瘋狂的植物吧。
常用的十三香配方中有: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幹姜等等。各地的配方不同,也不一定局限于這十三種,但這十三種香辛料是比較常用的,單拿出來用也很不錯。
紫蔻是白豆蔻的果實,杜牧有詩雲:“娉娉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極寫少女的嬌美,後人又以“豆蔻年華”來形容女孩子生命中這段最美好的時光。
看看豆蔻粉白嫩黃的花朵,的确是少女感十足。
而它的果實就沒這麼好看了,隻是淡黃色的小球。
另一種肉蔻是肉豆蔻,這種植物的果實和皮都可以做香料,分别叫肉豆蔻和豆蔻皮。
它的原産地在印尼的摩鹿加群島,最先發現這裡的是葡萄牙人,但後來的荷蘭人趕走了其他的競争者,獨吞了這一大塊香辛料貿易的肥肉。
肉豆蔻和豆蔻皮在歐洲的價格一度堪比等重的黃金,為了維持香辛料的高價,荷蘭人采取了減産甚至砍樹的手段。
不過随着這些植物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這些調味品也逐漸回歸了它本身的價值。
花椒大家太熟悉我們就不介紹了,八角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料又叫八角茴香。
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的幹燥花蕾,和我們在花園裡常見的丁香不是一種,所以不要再去薅花園裡的花來炖肉了。
這個才是我們常見的丁香花。
木香是菊科植物木香的根,有芳香油,可以開胃。
白芷是草本植物白芷的根。
小茴香就是我們常吃的茴香的種子,有暖胃的功效。
肉桂就是桂皮,中餐裡主要做菜用,西餐中主要做甜點用。
砂仁也是豆蔻屬的草本植物的果實
山奈又叫沙姜
高良姜
姜
“十三香”的配比有很多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常用的:花椒、大茴香各5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也有加香葉和胡椒的。
香葉是桂樹的葉子,在炖肉的時候可以去除肉的腥味。
胡椒是胡椒樹的果實,在幹燥過程中的工藝不同可以産出白胡椒和黑胡椒。
小結:現在的香辛料早已不是奢侈品,不過在我們的餐桌上,它們還是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筆者還是喜歡各種香辛料單獨放入,然後烹饪完成後把殘渣撈出來,這樣口感比較好。
十三香的配方有很多,但終歸不如各種調料單獨加入那麼靈活,所以作為一種傳統調味品,還是要根據市場需求加以改進,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的消費者。
不說了,我的紅燒肉快炖好了。
謝謝您的觀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