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是中華典籍中關于安身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歲,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現真善美中華文化,通過“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章,論證“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願皆成”之理。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所以數百年來曆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時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傑作。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出自《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解釋:從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為止就全部無關了。以後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從今天開始就當重頭來過。
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
出自《了凡四訓·積善之方》
解釋:以口來勸人,隻在一時,以書來勸人,可以流傳百世。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出自《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解釋:世間的一切功德福報其實都離不開自己的内心,隻有淨化我們的内心,斷惡修善,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沒有什麼事不能想通的了。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出自《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解釋:一個人的幸福來自于自己的一念一言一行,災禍也同樣來自于自己的一念一言一行。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出自《了凡四訓·改過之法》
解釋:善于改過的人,先要明了之所以犯錯的原因,搞明白自己錯在何處。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在對這些典籍的閱讀中,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理解領會其中的“善論”,方可促人警醒,催人奮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