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演過《我愛我家》裡,居委會主任“于大媽”;
《閑人馬大姐》中,熱情洋溢的“劉奶奶”;
電影《我們倆》,生活孤單的“老房東”。
她就是金雅琴,一位在演藝圈,耕耘半個多世紀的老藝術家。
金老的愛人牛星麗,也是一位受觀衆喜愛的演員。
兩人在别人的介紹下相識,婚後生活有磕絆。
他們的女兒,經曆過五段婚姻。
牛星麗去世以後,留下一本日記。
金雅琴看後,内疚不已。
日記本裡,寫的是什麼?
一切還要從他們的婚姻開始說起。
1925年,金雅琴出生于黑龍江尚志市。
小時候,她便對表演,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喜歡表演的原因,很是奇特。
她想要飛起來。
原因還要從她小時候的一次經曆說起。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電影《火燒紅蓮寺》,開始在内地流行起來。
那時候的電影沒有聲音,但這并不妨礙,金雅琴對它的喜歡。
影片中,飛檐走壁的女俠,讓她眼前一亮。
一個“女俠夢”,在這個年輕女孩心裡,滋生出來。
她希望自己,能像女俠一樣随心所欲,擡腳之間便能躍到牆頭或屋頂。
為了解決飛躍的難題,她開始練習武術。
人們年少時,像金雅琴這般,夢想仗劍走天涯的,應該不在少數。
但心懷這種夢想的,幾乎都是男生。
女孩子家學功夫,家長多半不會答應。
一般小孩子,任性兩天,興緻消磨了,熱情也便沒有了。
但金雅琴與衆不同,她想要的,就一定要實現。
于是天天圍着父親打轉。
父親被纏得久了,煩得不行。
又加上愛女心切,便答應下來。
不幾日,為女兒找來老師,專門教授武術。
金雅琴也不是随口說說,入了武術的門,一學就是三年。
有一天,她爬上屋頂,準備“試飛”。
一并帶上了叔伯家,兩歲多點的孩子。
然後拿了繩子,将兩人綁在一起。
一通“忙活”後,邁步起飛,結果瞬間墜落。
兩個孩子,随着“啪”的一聲落地。
繼而傳來哇哇哭聲。
這哭聲,又換來家人的一通罵。
在家長的數落聲裡,金雅琴的“大俠夢”并沒破碎。
她愈加投入,依照電影裡的橋段,在家裡布置了各種機關。
之後和兩個弟弟,貓在暗處等爸爸回來。
爸爸“中招”以後,金雅琴又樂又怕,撒腿便往外跑。
02、年少成名,與牛星麗結緣1942年,金雅琴随父母,從長春搬往北京生活。
到北京後,被父親送到女校讀書,但心中始終放不下表演。
初三那年,得償所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因為在《日出》中表現出色,成為平津地區的名角兒,深受觀衆喜愛。
自此,金雅琴有了自己的藝名——白薇。
那一年,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像是從畫裡走出來的。
人長得好看,又有名氣,身邊自然不乏追求者。
但這些男子,皆被她逐一拒絕了:
“這些人朝三暮四,根本靠不住。
有的人都結婚了,
有了妻室,在外面沾花惹草。
這樣的人,不能理會。”
那個年月,演員的身份地位,遠不比現在。
解放之後,金雅琴成為一名文藝工作者。
她的擇偶标準不高,隻要對方奮發有為即可。
單位按照要求,把演員牛星麗介紹給她。
了解牛星麗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後,金雅琴欣然同意。
可牛星麗卻不同意這段感情。
他性格低調,也頗有自知之明。
那時,金雅琴已經成名,而自己還在劇團跑龍套。
于是,介紹人出馬開導:
“金雅琴雖早已成名,但為人和氣,待人從不端架子。
這樣優秀的女孩兒,你還猶豫什麼?”
在一番說和下,牛星麗同意與金雅琴交往。
兩人從相識到相戀,準備結婚的時候,又出現了狀況。
有一天,劇團裡的領導,找到牛星麗談話,反對他跟金雅琴結婚。
原因是,金雅琴脾氣不好,難以與他人搞好團結,可能會影響到牛星麗的前程。
領導态度的轉變,讓牛星麗陷入惆怅。
他該何去何從,成為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
03、婚姻中的磕磕絆絆那個年代,對于身份上的差别,大多數人還是很看重的。
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金雅琴,面對這樣的狀況,變得束手無策起來。
而一向對領導言聽計從的牛星麗,卻有點想不通了。
與金雅琴相識,是單位領導安排的。
眼看這事成了,現在又不讓結婚。
頗踟蹰了一會兒,下定決心:
為愛情放棄前程。
他的犧牲,感動了金雅琴。
金雅琴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對他好。
可結婚沒多久,夫妻倆就發現了新問題。
他和她,
一個張揚,一個内斂;
一個喜歡熱鬧,一個喜歡安靜。
性格迥異,話不投機。
就連一日三餐,都吃不到一塊兒。
他們不在一個劇組,平日見面不多。
生活中,處處針鋒相對。
有一次,他們一起騎自行車出門。
中途,牛星麗看到花鳥店,便自顧自停下。
金雅琴騎了一段路,回頭找不到丈夫。
停車等了半個多小時,仍然不見人影。
高高興興出門,悶悶不樂回家。
剛到家門口,看到牛星麗,在家裡坐着喝茶,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
金雅琴怒火自心底升騰而起,扯着嗓門上前理論:
“嘿,把我一個人扔在大馬路上,你在家裡清閑,什麼意思?”
牛星麗耐心解釋,金雅琴怒氣散去,便也不再生氣。
每每遇到類似的矛盾,念及丈夫對自己的好,便心軟下來。
兩人性格反差大,家庭角色跟别人家相反。
女兒牛響鈴,有心裡話總去跟爸爸講,被人欺負了需要壯膽,才會去找媽媽。
受父親的影響,以及藝術家庭的熏陶,青年時代的牛響鈴,特别向往浪漫的愛情。
爸媽性格不同,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
感情上,金雅琴向來順着女兒,任她自由發揮。
而牛星麗,對不适合女兒的,都持反對意見。
有時候女兒不聽話,他便偷偷跑到公園裡哭。
一家三口
夫妻意見不合,女兒在愛情中任性,
結果牛響鈴前後,共有五段婚姻。
到了80年代,牛響鈴有了自己的事業,感情也穩定下來。
牛星麗在外面忙着拍戲。
金雅琴也多了一份新工作,在家照顧外孫女。
她在家這一待,便整整十年。
那段時間,牛星麗接了不少角色,還把飛天獎捧回了家。
陳道明 牛星麗
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倒也樂呵。
後來,金雅琴患了眼疾,看不清事物,心情也大受影響。
為了舒緩妻子的情緒,牛星麗召開家庭會議:
“以後,無論她怎麼發脾氣,我們都得忍着。”
此外,還特意教她書法。
金雅琴不時揮杆潑墨,書房的牆上都是墨汁。
1994年,牛響鈴在遊泳館遇到了英達。
好朋友一見面,說話從不客套。
牛響鈴調侃的話說來便來:
“嚯,你又胖了,真夠庸俗的!”
英達正在得意,聽她這麼說,生氣地反擊:
“瞅瞅你,跟難民似的,你才庸俗!”
貧了兩句嘴,言歸正傳。
英達讓牛響鈴給媽媽帶話,請她演一部喜劇。
在英達的邀請下,金雅琴回到演藝圈,出演了《我愛我家》裡的于大媽,和《閑人馬大姐》中的劉奶奶。
《馬大姐》中,熱情開朗的劉奶奶,深受觀衆喜愛。
很少人知道,金雅琴是在近乎“失明、失聰”的狀态下拍攝的。
她拿的劇本,字是特大号。
别人是對台詞,她卻在背台詞。
因為聽不到别人說話,輪到她出鏡時,得有人碰一下,才開始說詞。
即便如此,一場場戲,她演得滴水不漏。
敬業度,令在場所有人贊歎。
演戲之外,還給整個劇組的人,帶起早煮好的涼面,像一個大家庭的家長。
幾年之後,她的事業迎來了一次高光。
2005年,金雅琴在電影《我們倆》中,主演的孤獨老人,給人印象深刻。
拿到劇本後,金雅琴感動得一夜未眠。
她知道,劇本是導演馬俪文自己寫的,所以特别慎重,前後找了七十多位老太太,最後才找到她。
憑借此片,在東京電影節,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分獲最佳女主角獎。
這位當時80多歲的影後,用實力诠釋了什麼叫做“大器晚成”。
該片之後,她又星星點點,接了幾部戲。
大約到2010年前後,幾乎再無新作推出。
這一時期,金雅琴家裡,發生了一件大事。
牛星麗愛安靜,金雅琴為不打攪丈夫,經常出去串門。
2009年最後一天,金雅琴像往常一樣在外串門。
晚上九點左右,女兒哭哭啼啼找到她。
原來,牛星麗在看電視時,腦袋突然一歪,失去了意識。
送到醫院沒搶救過來。
遇到這種事,一家人亂作一團。
隻有金雅琴異常冷靜,不僅沒掉一滴眼淚,還安慰别人不要哭:
“沒必要哭,他沒受着罪……”
但老伴去世,她藏于心底的那種不舍,别人是看不到的。
牛星麗去世兩年後,牛響鈴在清理遺物時,找到了爸爸寫的一本日記。
日記裡,是他與她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金雅琴獨自坐在沙發上,看到日記後,眼睛不由地濕潤起來。
人很奇怪,朝夕相處時不覺得怎樣,分開之後才明白,在一起時再平凡也幸福。
每每想到,老伴去世前,自己沒能陪在身邊,便内疚不已。
金雅琴失去了愛人的陪伴,卻享盡天倫、
晚年時期,常挂于嘴邊的,便是曾外孫女的話題。
2016年6月21日,金雅琴摔了一跤。
兩天後去世,享年91歲。
她原本身體就不好,但很樂觀,抗惡疾11年。
去世前不忘工作,準備好上節目穿的衣服。
金老去世後,濮存昕、英達、蔡明、關淩、宮哲等藝人,均現身送别。
蔡明沒趕上見老人家最後一面,又回憶起在一起拍戲的時光,在現場泣不成聲。
在演藝圈中,金雅琴的作品雖不算多,
但她對待表演的虔誠,以及她的經典作品,令人難忘。
演員做到這一點,足夠了。
婚姻中,夫妻之間難免出現磕絆。
聰明的人,要學會如何化解矛盾,而不是與對方一争高下。
因為愛情裡沒有對錯,婚姻裡沒有勝負。
鬧到最後隻剩一片狼藉,悲劇收場。
牛星麗寬容,蔡雅琴感恩。
性格不同,也可以是一種互補,
遇事各退一步,愛情方能長長久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