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育德?數學特級教師華應龍之前出過一本書《我就是數學》,後來又出了一本書《我不隻是數學》從“我是數學”到“我不隻是數學”,反映了華應龍從數學教學到數學育人,從為數學而教到為育人而教的變化借用這一思路來表達德育,即“德育就是德育,德育不隻是德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育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數學特級教師華應龍之前出過一本書《我就是數學》,後來又出了一本書《我不隻是數學》。從“我是數學”到“我不隻是數學”,反映了華應龍從數學教學到數學育人,從為數學而教到為育人而教的變化。借用這一思路來表達德育,即“德育就是德育,德育不隻是德育”。
人無德不立,立德才能樹人。隻有生物軀體不能成為人。社會性是人的本質,道德是社會性之核心。生物體的人因具有道德才能真正成為人。道德之于人的重要性決定了德育之于教育的重要性。無德育,不教育。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也”。“育”的方向規範“教”的行為,使教育成為使人為善的活動。使人為善,是教育的道德目的,也是判斷一種活動是否屬于“教育”的标準。滿足道德标準的活動,才能稱為“教育”,否則就可能是“教唆”。因此,在根本意義上,教育就是德育。
教育就是德育,是指德育滲透在教育之中,不是說教育隻有德育這個部分。按照新時代的說法,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五育”構成,德育是其中一育。“五育”之間不是并列的相加關系,而是相互滲透的整體。德育是“五育”之一,這就意味着:一方面德育具有獨特性,德育就是德育;另一方面德育不隻是德育,是整體中的一部分,體現在其他各育之中。
說德育是德育,是說德育具有其他各育不能替代的獨特性。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習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通過學習者的内化形成社會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和品德修養的教育活動。德育是提升學習者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的專門活動,具有專門的目标、專門的内容,也有專門的途徑。
德育課程是實施德育的專門課程,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作為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我們一貫重視德育課程,從小學到大學,德育課都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的重要課程。
德育工作是實施德育的專門途徑。德育和教學是學校育人的兩大基本途徑,因此德育工作也成為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學校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配備專門的德育工作者,開展專門的德育活動。如在中小學,德育工作由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德育教師和班主任負責,通過德育課、班團隊活動、專門德育活動等實施,彰顯此類活動的“德育”性,以區别于非專門的其他活動。
德育不隻是德育,意味着德育不能僅專門化,專門化隻是德育的一個專業通道。思想道德的培養不隻是體現在德育上,其他各育也蘊含着培育思想道德的任務。比如,智育為德育提供理性認知的基礎,德育建立在科學認知、理性判斷基礎上,曉之以理是德育的首要環節。體育不隻是身體鍛煉,也鍛煉人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品格;美育不隻是自然美,還有心靈美和行為美。正确的審美觀、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既是美育,也是德育。勞動教育培養人的勞動觀念、勞動态度、勞動情感、勞動品質,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成果、吃苦耐勞的美德,以勞育德,體現勞動教育中的德育。可見,思想品德的養成不能隻靠德育,“五育”都有責任。當然,德育也肩負着其他各育的任務。“五育”是一個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的有機整體,“五育”本身是融合的,某一育隻是人為的劃分。這種劃分不能成為教育工作分類的依據。也就是說,德育不等于德育工作,德育有超越德育工作的更大範圍。
德育也不能隻靠專門的德育課程,其他課程也賦有德育的責任。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就要求開展課程德育,挖掘各門課程的德育要素,發揮其育德作用,把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相結合,教書與育人相統一,使每門課程都承擔德育任務,真正實現德育課程與課程德育的統一。
德育不能隻靠專門的工作,德育應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呈現全員、全面、全方位的大格局。德育不隻是專門德育工作者的事情,教師、管理人員、服務人員都應擔當責任,學生也是影響同伴思想品德的重要他人。課程和教學是實施德育的主渠道,但不隻有課程育人、教書育人,還有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學校所有工作都要發揮育人作用,體現德育的全面性。如在課程教學中,全方位體現在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各方面,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當然,德育也不隻是學校德育,家庭、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在政府引導下探索發揮學校、家庭、社會各自優勢,構建學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會德育協同機制,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
總之,我們既要抓好專門的德育工作,突出重點,又要超越德育工作,把德育滲透于教育各方面,做到點面結合,建立德育常态化、長效化、一體化機制,讓德育真正融入教育之中,讓道德真正成為教育的目的。
(作者系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德育工作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師報》2022年01月05日第4版
作者:馮建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