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是電腦的存儲器之一,硬盤既提供電腦需要處理的數據,也保存電腦的處理數據的結果,是電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1956年第一個硬盤誕生,到現在硬盤已經有63年的曆史了。在這63年中,随着科技的發展,電腦硬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硬盤的發展史今天,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下硬盤的發展史,看看硬盤是怎樣從重達1噸的龐然大物,變成了現在的3.5英寸、2.5英寸,甚至更小的硬盤的。
1956年,IBM發明了世界第一個HDD,350RAMAC。這個硬盤有50個24英寸盤片,隻有5MB,但是卻有兩台冰箱一樣大,重量超過一噸,被用于當時的工業領域。放在現在,可能連一張精緻的圖片都存儲不下~
1962年,IBM推出1301 HDD,它第一次使用空氣軸承,消除了摩擦,這個硬盤的容量是28MB。
(左邊是350RAMAC,右是IBM 1301)
上世紀60~70年代。市場流行的14英寸硬盤,雖然體積縮小了不少,但還是大如微波爐:
1973年IBM推出“溫徹斯特”HDD,IBM 3340。“溫徹斯特”硬盤,也稱溫盤,盤片開始塗磁性材料,并且在同一個軸上裝了幾片盤片。這使得HDD的體積也得到了減小。溫盤是現代HDD的雛形。
1978-1980年, Shugart Assaciates、Micropolis、priam和昆騰這些老牌硬盤廠商,推出了更小的8英寸HDD,不過容量僅為10M、20M、30M以及40M,相比14英寸硬盤而言要小了很多。然而8英寸的HDD因為容量小,并不受工業領域重視,于是8英寸HDD進入了民用市場。
上世紀80年代初,硬盤的體積又縮小了,但是硬盤的容量并沒有提升。5.25英寸硬盤開始出現:
80年代,3.5英寸HDD成本高昂,容量較小,不被重視。直到90年代,3.5英寸HDD走向輝煌,取代了5.25英寸HDD,成為台式計算機硬盤主流。
80年代末期,2.5英寸硬盤誕生。90年代各大廠商紛紛轉入2.5英寸硬盤生産。2.5英寸HDD輕便、省電、體積小的特點很讓當時的筆記本制造商看好,2.5英寸很快成為市場主流。
在90年代Flash SSD誕生了,90年代末逐漸取代了70年代推出的RAM SSD。Flash SSD開始成為HDD的主要競争對手。
上世紀90年代後移動數碼設備的興起,小于2.5英寸的微硬盤逐漸誕生,進入微硬盤時代。
随着MLC、TLC閃存進入消費市場。更小體積更大容量的SSD成為可能。2010年 SATA協會推出msata接口。Msata SSD的出現讓SSD也擁有了更小的體積,更适合移動設備使用。
2014年3D NAND開始量産。3D NAND讓閃存的存儲密度更高,這使得更大的容量,更小的體積的SSD成為可能。3D NAND的出現讓比Msata SSD體積更小的NGFF規格大小的M.2 SSD成為風潮。
SSD的大小還在進化。随着3D NAND的層數的增加。更小體積的BGA SSD出現了。在2014年以後,三星、英特爾、鎂光等相繼推出了自己的BGA SSD。
固态硬盤究竟需不需要分區
看過了硬盤的發展曆史,那麼問題來了!對于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固态硬盤來說,究竟是否需要分區呢?如果需要分區,又該怎麼分區呢?
随着超大容量固态硬盤的發布,消費級SSD已經進入TB級别的大容量時代,是否要分區以及如何分區就成為許多人必然會考慮的一個問題。這裡,所長建議對大容量固态硬盤進行分區。因為SSD本身容量夠大,即便分區之後的盤符容量也夠大,對日常的使用沒有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還方便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管理。如果需要重裝系統,系統分區的之外數據也不受影響,讓操作不會特别繁瑣。
就目前的而言,無論是固态硬盤還是傳統的機械硬盤,分區後的影響主要是“容量限制”。先不考慮硬盤容量的大小,在分區時都應該遵循少分區、大分區原則。
少分區就是分區個數少、合理分區。原因主要是日常使用中數據會越來越多,而當一個小容量的固态硬盤進行不合理分區後,會讓每個區的“可用空間”變得很小,間接地讓固态硬盤性能越來越慢。
所以任何硬盤分區,都要保留一部分的空閑空間,用于固态硬盤内部的磨損平衡、垃圾回收以及壞塊映射等優化操作。
至于大分區,和少分區的原理一緻,都是講究“可用空間”的容量值。在此,所長也建議大家一定要及時清理垃圾文件,合理存放數據,讓固态硬盤擁有足夠的空間。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随着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便攜電子數碼設備的需求,硬盤體積變小容量變大是必然趨勢。而且,固态硬盤也是可以按照大分區、少分區的原則進行分區的!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