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家庭作業,隻能在家完成?
半月談記者 王井懷/劉惟真
剛過去的暑假,小學生多了一份“新作業”——體育家庭作業。與普通的家庭作業僅需一張書桌不同,這份新作業需要一個新環境。然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由于戶外适合兒童運動的場地少、遠、貴,有超過一半的小學生在家中完成這份新作業。
綠茵場上樂享假期
體育作業,過半小學生在家完成
今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等15部門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今年暑假是體育家庭作業施行的第一個暑假,小學生們“新作業”都在哪兒完成?半月談記者面向京、津、晉、豫、閩、粵、遼7省市小學生家庭發放體育家庭作業調查問卷,覆蓋城鄉小學一至六年級小學生。收回的1449份問卷統計顯示,受訪小學生約52%在家裡運動,約33%在公園、社區等戶外開闊場所運動,有不到15%在專業運動場館裡鍛煉。
從短視頻平台上也能發現類似特點。體育暑假作業“上線”後,家長們在多個短視頻平台上“曬娃”熱情高漲,不少視頻的拍攝背景是在家中客廳。
天津絲路國際康複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遊泳隊原隊醫魯建東認為,家中環境相對狹小,空氣流通不暢,運動效果欠佳。“最佳運動場所還是室外,陽光對骨骼成長有好處,開闊的視野也有利于小學生的視力發育。”
宅家運動,幾多無奈
山西、天津、河南等地多位家長認為,大城市體育場館價格貴、門檻高,農村鄉鎮的孩子更是難尋合适的運動場所。“孩子在家裡運動也是無奈選擇。”河南張女士說。
天津市一所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梁林林所在的鎮上隻有一處規範的體育場。“體育場每天晚上都人滿為患,鍛煉者以成年人為主,有時候我想帶女兒去跑跑步,都找不到空跑道。”
相對簡單跑跳而言,一些對場地要求更高的球類運動,現有的戶外運動場所更是難以滿足。以足球運動為例,在假期或周末,學校球場常常緊閉大門,小區内則是車滿為患,大多數孩子踢一次足球需要家長開着車護送着來到離家較遠的球場,花費上百元,好似舉行一場隆重的儀式……這樣的運動牽涉太多人力物力财力,很難持續進行。
山西省襄汾縣第三小學教師柴新豔告訴半月談記者,考慮到體育家庭作業的便利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學校為小學生布置作業時也盡量選擇蹲跳起、快速高擡腿、坐位體前屈等能有效鍛煉身體的動作,孩子們在簡單的家庭環境或空地上即可完成。
讓孩子實現運動自由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大量修建運動場館并不經濟、客觀,小區離家近、比較安全,對小區進行簡單改造是可行方案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甄志平等表示,社區可以增添或改造面向兒童的運動設備和場地,方便孩子安全有效地參加體育活動。“社區還可以組織區内體育教師、健身教練等具有專業資質的人員,在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提供看護和簡單的指導服務。”甄志平說。
同時,應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近年來學校體育場館普遍得到改造,但學校體育場館向公衆開放明顯不足。據了解,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其實已經推動多年,但“有條件開放的學校”仍然鳳毛麟角,中小學體育設施資源在周末和節假日基本處于閑置狀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讓學校體育場館開放,至少對本校師生開放是急需研究的課題。(參與采寫:劉佳妮)
(刊于《半月談》2021年第18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