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1:41:41

2013年夏季的早些時候,作家,編輯兼《The Awl》聯合創始人科伊勒·斯察(Choire Sicha),有過一個令人不快的領悟。他注意到,他所寫的電郵已經偏離到了可笑的地步。

“突然,有一天,”他回憶道,“我發現我不是在寫電郵,反而是在傳遞漂浮不定,無病呻吟的電報:‘嘿……這太好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編輯,但是……你應該在這裡想一下結局……但也許我能在中間找到一個,所以别太擔心……好了,以後再聊!’”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1

看來,斯察“染上了一個非常壞的省略号使用習慣“。這種疾病以那三個到處出現的黑點為标志;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四到無數個黑點。“它失去控制了。”他說。

如果你經曆過這種事的話,你就會知道,斯察陷入濫用省略号的境界,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一開始,三個簡單的點隻是偶爾出現。接下來就發展為短信後面出現六個。很快的,你的一般電郵會有48個點,卻又沒有一個完整的句子。(那些想要學習使用省略号的實際規則的人,可在《标點指南》找到一份有用的(卻也不完整的)入門指南。在較正式的寫作中,省略号常常被用來标志一段文字中的省略;在非正式的通訊裡,它們的使用方式數不勝數。個别的風格指南會針對省略号使用的多項元素提供不同的規則。)

可悲的是,科伊勒·斯察這令人驚奇的案例,在當下絕非一種罕見情況。在他回複我之後,我決定更徹底地探讨下這個問題。不久後,我收到了俄亥俄州的朋友發來的電郵,其中包括了兩個句子……還有六個點:“我剛打完壘球回來……我們敗得很慘……”這肯定隻是一個巧合。也許這則短訊是反常的,或者是我自身的巴德爾 - 邁因霍夫識别模式(巴德爾 - 邁因霍夫現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當一個人首次接觸某件事物的時候,不久後就發現它出現的頻率大幅度提高。這是一種認知偏差。)。我們看手機去吧!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2

我翻閱着我的短信收件箱。果不其然:省略号無處不在!最新的短信是我媽媽發來的。郵件裡提到了我姑姑的愛爾蘭之旅:“我上周六回來……他們非常喜歡!”尾随而來的是我朋友的留言。我之前發短信問他,他周末有沒有什麼大計劃,而他的答複是:“沒有……隻有明天的排骨烹饪賽。星期日就要檢查房子……耶!“列表上方的另一則短信,可說是針對我家鄉的匹茲堡海盜吃敗仗一事而發出的慰問:“是的,就像你所說的……我們不能赢得全部。”其它的我就不說了,但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包含了……省略号。

有人用省略号代替逗号。還有人用省略号取代問号。有幾個情況,就是一個句子後面不用句号而是用省略号,或者是我的手機屏幕出現跨越兩行的十個點。真是一團糟!

然而,我在閱讀媽媽的短信或其它短信的時候,絲毫不會因為發短信的人試圖傳達的信息而感到困惑。因此,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有一天晚上,我給我經常聯絡的人發了一堆有可能令人不解,又充滿省略号的短信,然後等着看會發生什麼事。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3

我的妻子是第一個測試對象。這是我給她發的短信:“Clicker......知道嗎。”唉,她太了解我了。她知道我會把電視機遙控器叫做“clicker”,也知道我從來不太知道它到底在哪裡。現在回想起來,她不可能被那則短信擾亂。她的回複:“桃椅的一邊。”(我們有一張桃椅嗎?)

接下來我發了一則更模糊的短信給我的媽媽:“全明星賽…………”誰會知道我這則短信的意思啊。我肯定也不知道。當然,全明星賽當時正在電視上播着,但除此之外,我到底想說什麼呢?媽媽一點也不煩擾:“我快要睡着了……真的累了。麥卡臣三振出局了(安德魯·麥卡臣(Andrew McCutchen):美國職棒大聯盟匹茲堡海盜球員,外号“Cutch”)。”我再給我的幾個朋友和家人發了四五則短信,結果都引出了與這些一樣平平無奇的來回通訊。

這段時間裡,沒有一個人這麼回複:“你到底在說什麼?”或者:“能不能請你再給我多一點信息?”當然,這些人沒有一個提到省略号。這樣看來,當我們和朋友與其他人通訊的時候,他們若是有了必要的背景,從而就能夠理解我們充滿省略号的胡言亂語,那麼短信收件人往往能夠很好地應對。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使用七組省略号來問你的室友他把外賣菜單放在哪裡,是帕雷托最優的事(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經濟學概念,意即:該情況無法在不損害任何人的前提之下進行改善。)。它也無助于解釋我們為什麼似乎都那麼頻繁地使用這些重複的點。

表面上,省略号的崛起并不太符合邏輯。一般上不會提供任何形式的快捷輸入法。除了當涉及 Shift 或 Alt 鍵的時候——或者當必須使用新的字符畫面來在手機上輸入符号的時候——省略号往往比它們所取代的替代标點符号需要用到更多的按鍵次數與時間。此外,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首先會傾向于選擇明确的标點符号。省略号,至少以它們在短信、電郵與其它形式的在線通訊(像推特一樣)中所使用的方式來說,似乎跟明确性正相反。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4

那麼,如果省略号既不是快捷鍵,又不是特别明确的話,那麼省略号的崛起到底是怎麼回事?

克萊·舍基(Clay Shirky)是一名作家,學者,也是一名紐約大學教授。他正在研究互聯網和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對他來說,省略号的泛濫标志着書面語言發展史上的一個獨特有趣的一刹那。他認為,省略号最常用來代替“嗯”和“呃”之類的填充詞。所以,他說,“人們溝通的方式,就像是在說話一樣,但是他們會将這樣的說話方式編碼成書面形式。”他補充,大部分的曆史當中,人們會先起草書面文字,是為了在很久以後閱讀它,而這促使人們用完整的句子将自己的想法撰寫出來。

“但現在,我們打出的字,大多是為了迅速傳達,也會更有語言的特性:完整無中斷的的句子是罕有的。”舍基說道。“反之,言語的特點就是它會不斷流動,而且會有很多停頓、重複、錯誤的起步……還有标志着方向轉變的停頓。我們生活在一個有點像亞曆山大大帝時代的時刻,他當時采取了一個(根據普魯塔克⑤的記載是)完全出色的默讀習慣。随着人們學會在腦子裡發音,字母和言語之間的關系逐漸破裂。如今我們看到了逆轉的時刻,人們試圖以說話的方式使用字母,而這是……很難的。所以我們才會用到省略号。”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5

當問到他關于過度使用省略号的時候,我那位在那個糟糕的壘球隊的朋友——他也是一家大型中西部大學的傳播系教授——更進一步地将這些點跟言語挂鈎在一起。他說,他會使用省略号,主要是因為它們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在參與一場更有活力的書面對話——而省略号大多會充當有意圖的、有意義的停頓。“我主要是偏愛這種似乎比較戲劇性的呈現方式。”他說。“當我寫信給朋友的時候,我會把這樣的寫作當作是更像在跟他們進行對話:這麼做會更親切,更傳神,而且通常也會為了面部扭曲和有意的虛空間而停頓下來。在電話中,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所存在的元素,足以讓我們可以想象另一端的人長得什麼樣子。但是,電郵,甚至是短信,卻會因此而非常冷漠。”

對于斯察來說,當他在輸入這些所有的點的時候,另一種現象正在運作着。“說實話,這是一種寫懶惰郵件的方法,不必考慮句法,也不必考慮前句與後句之間的關系。”他說。

埃默裡大學英語教授,也是《最愚蠢的一代:數碼時代如何讓年輕美國人變笨,并且危害我們的未來》(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的作者馬克·鮑爾萊因(Mark Bauerlein)說,毫無疑問,省略号的變色龍性質,跟它們的使用量增加有很大的關系。“能夠避免使用問号、逗号、有一個大寫字母伴随着的句号,這些标志着特定與和獨特表達式的符号,真是太好了。”他說。“省略号涵蓋了所有這些,或者它至少足以達到效果,而這一切隻需要一個單調的點-點-點。它又開放又模糊,足以允許發短信的人省略細節與解釋。”

為啥有人聊天經常發省略号(聊天總發省略号的人是什麼心态)6

那麼,省略号似乎為每個人提供了什麼東西。如果我們想這麼做的的話,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小心地構建一點書面通訊,讓它模仿一些面對面談話的一些更微妙,更有意義的元素。但是,當我們想偷懶的時候,它們也可以讓我們避免在編寫短信的時候想得太多。

難怪我們這些日子都在那麼經常地使用它們。我們日益依賴以技術為輔助的快速通訊,可能意味着大量的省略号使用,近期内不會消失。“虛拟的互動往往是短暫的、不露面的、非正式的。”《分心:注意力的侵蝕與即将來臨的黑暗時代》(Distracted: The Erosion of Attention and the Coming Dark Age)的作者瑪吉·傑克遜(Maggie Jackson)說道。“因此,我們對省略号的電子瘾,似乎反映了我們朝着非正式化邁進的整體趨勢。電郵平均會在六秒或更短的時間内回複,而一般工人每三分鐘就會轉換任務。我們似乎不太需要用到完整的解釋,複雜的交談,或者專注性的凝聚力。”普利策獎入圍作品《淺薄:互聯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的作者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補充道 :“我的猜測是,這個趨勢所反映的不太像是人們的懶惰,而更像是人們在撰寫出别人最終會在手機或其它移動設備上讀到的信息時必須簡潔而感到的壓力。”

所以,也許斯察有點過于苛刻地評估自己用上省略号的原因了。他在進一步思考之後指出,當他在輸入那些省略号用得多的電郵時,背後可能還有更多現象在發生。“我的‘實際’寫作已經參雜了些許的推特或短信風格。”他說。“我是在我的腦海裡保留空間——縱然我們知道那些(點)是三個不必要的字符。”

在一個140個字符的世界裡,省略号有可能注定要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但這是為了什麼呢?舍基大膽地宣稱,“世界上的省略号剛好适量”,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鮑爾萊因說,我們在書面通訊中過度使用省略号,反映了“數碼時代特有的口才惡化”。他補充道:“閑暇的通訊越是衰退到了縮減的草率和青年人之口頭禅的地步,媒體、明星、政治家、整體的公衆生活的語言,就越會跟随着它下滑到破解文辭、語法錯誤、青少年之言語抽搐的地步。”

斯察不想自己也落入這樣的衰退。他現在正努力減少他的省略号使用。他說:“我必須有意識地、積極地堅持我以完整的句子,用适當的标點符号來發送電郵的能力,就像一個成年人一樣。”這是他戰勝那些點的幾周後的事。“今天,我自由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