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勿擅為苟擅為

勿擅為苟擅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1:05:26

一:毋意,就是别瞎猜。

生活中,其實很多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喜歡去推理、臆測。

今天他看我的眼神特别怪,是不是他對我有成見;我的辦公用品又不見了,是不是誰幫我拿了。有時我們随意地去推理,傷害了别人,或是被别人這樣的臆測,傷害過。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将軍,帶着随從路過一條河,将軍準備過去,馬卻不願過去。這時将軍看到河邊有個小孩,就走過去問小孩,這河水深嗎?小孩子回答,河水不深。

勿擅為苟擅為(毋意毋必毋固)1

将軍上馬準備過去,當馬往河中心走時,發現越走越深,水都已經沒過馬肚子了。将軍趕快往回走。又跑去質問小孩子,你不是說水不深嗎!小孩子不慌不忙的指着河上的鴨子說,鴨子腿那麼短,馬的腿那麼長,鴨子能過去那馬肯定能過去了。将軍頓時間不知道說什麼了。

這小孩子就是靠自己的推理,然後得出了結論,要想知道這河水深不深,除非自己親曆過,或是經曆過的人跟你确切地說過。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會像這個小孩子一樣,利用推理去得出一些結論呢?

所以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聽到的同樣不一定真實。這就需要我們去探個究竟,了解具體情況,切不能去推理和臆測。

二:毋必,沒有什麼事情是必須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做。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他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非常低的修為,能做到這一點,也隻能說這個人還算是不錯的小人。

因為事情總是變化的,如果堅持用一個固定的套路去解決任何問題,其結果可想而知。

也許我們都制定過計劃或是目标,有時我們的計劃不是不可以改變,他必須結合着當前的大小環境去做出适當的調整,這樣才能最終實現目标。

勿擅為苟擅為(毋意毋必毋固)2

試想,拿着同樣的方法,去做完全不同的事,還尋求相同的結果,這樣的方式可行嗎?

毋必就是要通權達變,根據事情此時此刻的狀态,來調整我們在當下的狀态和做法,以達到目的。

三:毋固,就是不要固執己見。

如果一個人固執己見,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知道,不去學習,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那麼他就很難進步。

孔子就是一個經常調整學習,不斷尋求進步的人。

孔子有位學生澹台滅明,字子羽,長得很醜,孔子就看不上他。澹台滅明往南遊學到楚國。跟着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他的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

當孔子聽到這些消息後感慨地說:“是我以貌取人,看錯了子羽”。如此高明的孔子,一樣也有看錯人的時候,但關鍵是孔子并不固執己見,能自己反省,甚至敢于當面認錯。

現在很多人,自己放了錯,都不敢去承認,找各種理由推诿,甚至是嫁禍于别人。

一個人如果固執己見,他也不想知道那些方面自己還需要學習和改進,他同樣缺乏對事物的好奇心。他就很難取得進步,适應快速發展時代。

經常調整學習,認真聽取别人的意見,保持“毋固”的狀态,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和改變因該擁有的态度。

四:毋我,就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做任何事都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就很難體會到别的感受。我們與他人的矛盾,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大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勿擅為苟擅為(毋意毋必毋固)3

古語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能強加于人,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自己為中心。

如果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就隻會故步自封,畏手畏腳的。

就像這次的疫情,多少人奔赴了最前線,抛開個人安危,為廣大人民的安危而戰。謝謝他們,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很多東西都是相互的,當你全心為别人考慮,站在别人的立場出發的時候,别人也會如此還你。

每個人的經曆不同,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就會不同,隻有不以自我為中心,我們才能夠看到别人身上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