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逗哏和捧哏之間的收入分配問題,目前來講還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絕大多數的相聲演員,還在體制内。他們是由國家按照演員級别發工資的。
比如,當初少馬爺馬志明和謝天順先生裂穴,并不是因為二人收入分配問題,而是職稱問題。而體制内的職稱,就意味着工資級别。這需要組織評定,誰也說不算。
還有姜昆和戴志誠組合,二人也不存在收入分配問題。都是體制内演員,姜昆無論從資曆還是知名度,或者是政治地位,都非戴志誠能比。二個收入差距應該很明顯,但這同樣是組織決定,而不是分配問題。
逗哏和捧哏演員的收入分配問題,隻能體現在體制外的相聲團體中。比如,解放前的侯寶林和郭啟儒兩位老先生,他們分賬竟然是九一。
侯寶林拿九,而郭啟如拿一。看似是對捧哏演員極大的不公平。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因為,當時的侯寶林已經是大明星,絕非撂地擺攤的相聲演員可比。
憑借他一個人的号召力,就能拿到相聲界最高的報酬。即便隻給郭啟儒一成的收入,也遠高于郭啟儒和别人搭夥,對半分的收入。
想當年,趙本山和範偉搭檔演出,老趙拿二十多萬,隻分給範偉七千,估計也是這個原因。但後來,範偉名氣大了,在收入分配上,還是如此懸殊,擱誰心裡也不會好過的。
而就目前來講,國内最大的體制外相聲團體,非德雲社莫屬了。于是,重點就來了,德雲社目前的相聲組合,是怎樣分配收入的呢?
德雲社逗哏和捧哏之間的收入,很簡單,就是五五分成。首先說德雲社的扛把子郭德綱和于謙吧。 郭德綱曾經親口說過這件事,而德雲社總教習高峰也肯定了他們的分成方式。
可能大家認為郭德綱名聲更大,舞台上更賣力氣,台下還要負責段子的創作。憑什麼要和捧哏的于謙這樣分成呢?
一方面,相聲内行說過,三分逗,七分捧。雖然對于捧哏的演員,有過譽之嫌,但也從側面上反映了捧哏演員的重要性。逗哏演員可以撒開了演,但捧哏演員卻要控制節奏,保證作品能順利完成。
另一方面,捧逗之間的搭檔,比對象還難找。前面提到的馬志明先生和謝天順先生裂穴後,三年沒有找到搭檔。最後,隻能潛心培養黃族民,使其從一個素人起步,最終成為少馬爺後半生的搭檔。
郭德綱此前也和很多人搭檔過,先後就有王月波,範振钰,王文林,張文順和李菁等。但都沒有象和于謙這樣心有靈犀。即便是為了以後的合作,五五分成也是必要的。
當然,這個分成也隻限于商演的舞台。像于謙出演電影的收入,郭德綱作為電視台主持人的收入和德雲社的股東分紅之類,對方就不會參與分成了。
而像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燒餅等人,他們和捧哏演員之間,同樣是五五分成。
比如嶽雲鵬、孫越二人的商演,一般報價單場在100萬左右。這其中要為公司,也就是德雲社貢獻兩成利潤。剩下的八十萬左右,再把其中的七成拿出來,嶽雲鵬和孫越一人一半。剩下二十多萬,會分給助演、劇務、主持等其他工作人員。
張雲雷也開玩笑說過,搭檔楊九郎,一場相聲下來,也沒幾句台詞,錢跟他拿的一樣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德雲社演員,也都是五五分成的。但是,演員憑借個人魅力,做節目,接廣告的收入,同樣也是不參與分成的。
另一對知名相聲演員苗阜和王聲,他們同樣是采用五五分賬的。早在十多年前,兩人剛開始合作時,就定下來平均分錢的原則。甚至當時為了維持生計,二人不得不接一些婚禮主持,所得收入同樣是五五分成。
通常都是主辦方把裝錢的信封直接給苗阜,而苗阜再把信封交給王聲,讓他把自己那份數出來。估計現在的付款方式,也該是銀行轉賬了吧。但兩人從未在錢的問題上鬧過分歧,這一點是肯定的。
說到底,相聲演員為了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延續,也為了自己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待錢的問題,看得都比較開。
這五五分成,看似是逗哏演員做出了讓步,其實,也是對捧哏演員的一種鼓勵。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