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0年到2022年,從運10到C919,國産大飛機經曆了40多年風風雨雨,如今終于迎來新的轉折點。2022年2月8日,中國商飛宣布國産大飛機C919預計在今年就能交付,屆時它的商用表現就要交給人民群衆來評判了!
一個月前筆者也寫過一篇關于C919的文章,提到了對美國發動機的擔憂和對“組裝機”的澄清,近幾天由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舉辦,抖音、西瓜視頻聯合出品的《院士開講》欄目中,正好邀請到了國内知名院士王華明和曹春曉講授科學知識,于是,今天就順着欄目再來說說C919中的3D打印技術和材料輕量化問題。
萬物皆可打,飛機也不例外
3D打印又叫增材制造技術,由于能把複雜的三維問題平面化為二維,所以俗稱“打印”。
但它的本質和打印可是完全不同,思路是把零件拆分成無窮個平面,通過材料的疊加“從下到上”來制造實體零件,從而跳過傳統的鍛造、切削手段,節省工藝時間和成本。
王華明院士一開場抛出的觀點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他提到,當今想要制造大型構件,會受到傳統冶金/成型技術的原理性制約,因此尺寸很難突破極限的大小。而C919的零件正好滿足“受制約”的兩個特性:性能高、尺寸大。
大尺寸的零件反而難造?這似乎有點反常識了,但是不妨想想看,一個零件之所以有一個規定尺寸,正是因為是這個大小才能發揮它最高的性能。以機器人為例,我們現在的仿人形機器人幾乎都和人類一般大小,并沒有國家異想天開,像電視裡那樣,造出一個酷帥拽的巨大機器人用于戰争。
原因很簡單:就算把小機器人内部的組件等比例放大,隻會讓那些精密的零件變得粗笨,無法使用,你能想象一個電視屏幕大小的芯片正常運作嗎?
如果要讓大機器人像人一樣活動,那麼内部空間也必須像原來一樣細小、均勻才行,為此,必須要額外添加很多的零件,“緻密”内部空間。這樣一來,設計的難度、技術的難度和成本都呈指數級上升,就算畫得出設計圖,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準也很難造得出來,也根本沒這個必要去造。
這就叫“成型的原理性制約”,是一個正常的物理法則,像一堵高牆一般阻擋着人類發展巨大裝備的道路。
話題重新回到C919上來。王明華院士介紹道:C919的機頭主風擋窗框正是這麼一個結構複雜,尺寸巨大的家夥,當時在全世界僅僅有一家歐洲公司能造,但歐美一開口,光是模具費的要價就高達1300萬元人民币,還需要2年才能出貨。
如果依賴這家歐洲公司,必定會造成C919的成本費大型膨脹,成本費一膨脹,C919的性價比和競争力可就完全比不了空客和波音了,何況,國産大飛機的研發緊趕慢趕,哪裡可能在一個窗框上耗2年呢?
于是,中國人自己想辦法。2009年,王華明院士及其科研團隊耗時僅55天交出了成果,這個窗框從大小到結構都和設計圖紙一模一樣,而總費用甚至還不到200萬元!這堪稱奇迹的成績,正是剛才所說的3D打印做出來的。
王院士還介紹了3D打印的具體過程:通過計算機控制激光,将合金粉末熔化為液态,接着激光控制着這些液态合金使其在基底材料上遊走,像膜一樣逐層堆積,“生長”成一個完整、精密的三維零件。
看似簡單的過程,卻是王院士及其團隊早從2000年開始就潛心研究,尋求突破,直到現在才摸索出來的一條與傳統截然不同的道路。
經《院士開講》介紹,當時美國在這個領域的起步比我們還早很多,然而在疲勞性能等方面突破失敗,最終在2005年左右得出結論:這條路走不通。
然而就是這條美國放棄了的路,中國團隊走出來了,它性能高、成本低、周期短,而且泛用性廣,以前我們能設計出來卻造不出來的零件,也可以使用3D打印技術一并完成,除了C919也可以在其他領域應用,前景可期。
在欄目中,王院士感慨做創新注定是一條坎坷的路,要做好隐姓埋名、終生磨不出一劍的心理準備。好在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這項名叫“飛機钛合金大型複雜整體構建激光成形”的技術被評為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目前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工業化制造流程,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掌握該項技術并實現工程應用的國家。
C919的輕量化:愛國心中的钛合金講完了C919中的3D技術,再來講講欄目中的另一個“重磅”,3D技術的原材料——钛合金。
钛合金是在上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結構金屬,強度高、耐腐蝕、耐熱,航天、航母艦載機都離不開它的運用。這次在C919上,钛合金使用的比例遠比以前的大多數飛機和戰鬥機都要高。它讓C919在保證“大”的同時,還保證了輕量化,極大水準降低了燃料成本。
但要說起中國的钛合金,不僅起步晚,還被當年的鍛造技術拖了後腿,發展得可謂相當坎坷。
在冷戰時期,美蘇早早就将钛合金運用在軍事核潛艇當中,而钛合金的這些技術傳入中國,則要等到美蘇都玩了12年以後了。那時,中國甚至沒幾個人聽說過這種東西,但當時有一位22歲剛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參加研究工作的研究員對此很好奇,開始投入對钛合金的研究,這一投入,就是一輩子。
钛合金固然好用,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其熔點達到了1668℃,比同條件下的金足足高了600多℃,也因此,要将钛合金鍛造為精密、大型的構件異常困難。
1979年,我國空軍需要籌備一架新的殲擊機,為此需要用到一個1分鐘需要轉動10000多次的大型钛合金底盤。但由于當時的鍛造技術怎麼都達不到精度水準,國家無奈之下打算進口國外産品。
這件事情讓那位研究員得知後,心潮難平,決心好好為民族争口氣。之後,他研制出一種名叫“高低溫交替鍛造”的新方法,不僅一舉破解了钛合金難以精準鍛造的難題,甚至還降低了鍛造難度和鍛造水準,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钛合金不僅僅用于軍用,民用用途大量激增,在假牙、關節修複、保溫杯、炒菜鍋……裡随處可見。
如今,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钛合金國家之一,昔日的無名小卒已經成為了現在的中國钛合金之父——曹春曉院士,他在欄目中說起上述經曆時,毫無自負和吹噓,有的隻是溫和平靜的講述。
作為中國航空材料研究的先驅,他和他的同事讓中國的钛合金從0起步,到如今多達18種處理工藝,包括熔煉、鍛造、熱處理,以及之前提到的3D打印工藝,為我國如今的C919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曹院士介紹道,在這次C919當中,钛合金的用量達到了8%,勝過波音777的7.5%一籌,略遜于美國最先進運輸機C-17的10.3%,但由于C919是我國第一架大型民用客機,要講究經濟性,所以比軍用機用得少一些。
除了飛機,钛合金在我國中航專為C919自主研發的長江1000發動機裡面也有大量運用,達到了23%,約占整體四分之一的質量,完成了輕量化。雖然長江1000從裝機測試到上市或許還要一些時間,但至少我們在“去美國化”的路上已經踏出了重要一步。
現在,曹春曉院士已有87歲高齡,在他的心髒起搏器裡也有着钛合金的存在,他笑談道:“我終生研究的東西,提高了我的生活質量。”如此一看,钛合金已經成為了曹春曉院士赤誠愛國之心的一部分,永遠不可分割。
尾聲
87歲的曹春曉先生是第一代科學家,他研究出了钛合金新材料的鍛造手法,降低了使用門檻;50歲的王華明先生則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科學家,他研究出3D打印的新路線,讓钛合金變得更加可用、有用。
正是這樣的他們代代接力,才讓中國的科技建設越來越宏偉。而現在,又輪到新的年輕人們參與進來了,這是《院士開講》舉辦科普活動的意義,也是兩位院士共同的願望。
C919也象征着我國高端制造工業登上新的台階、距離航空強國的夢想又前進了一大步。當然,運用了多種新技術的它是否做到了盡善盡美,那還要等待時間來判斷。目前,已有可靠第三方預估C919的售價在0.8億美元左右,年銷售額有望達到80億美元,未來也或将為我國航空産業帶來約68%的增量。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至于它何時能正式使用,帶着民衆飛上天空,僅僅隻缺你我的等待了。
#國産大飛機背後的中國黑科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