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讀唐詩 古詩

讀唐詩 古詩

時尚 更新时间:2024-11-27 01:40:32
“疫情”宅家,讀一讀唐詩、宋詞,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陶冶自己的情操,也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榜樣,因為,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情的。一舉兩得的好事,不要錯過。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唐代大詩人李白贊美湖北荊門美麗山水的詩:

《渡荊門送别》【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

《渡荊門送别》,渡荊門外,仗劍行天涯

李白在詩中描寫了自己乘船從家鄉蜀中青溪出發,沿長江,遊三峽、下渝州、渡荊門時,在途中所看到的山川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祖國大美河山的熱愛之情,表現出一個卓爾不群的青春年少詩人,在實現了渴望已久的、出門遠遊的願望時,其内心的激動之情,但同時也在詩中表達出他心靈深處對家鄉的濃濃眷戀之情。這種自我矛盾的心緒,在詩作的最後一句被表達得淋漓盡緻,不愧是盛唐時代詩壇領軍人物的大家作品,随口一吟,皆是詩中佳品!現在,我們共同來欣賞這首精美的詩作。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2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詩人在詩作開頭就交代了自己此次的出行路線和目的地。

詩人這次出蜀是由水路乘船而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故地遊覽。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3

美麗的荊門市·市花

“渡遠”,表現出詩人初次來楚地遊覽時所懷有的期待之情。

“楚國”,在這詩中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湖北荊門一帶屬楚國領地,有着輝煌而燦爛的荊楚文化遺存,對于一個熱愛詩歌創作的少年詩人來說,初來遊楚,按捺不住内心的隐隐激動也是極其正常的,所以,在這看似平淡的詩句中,卻飽含着無比興奮與期待之意。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4

“山随平野盡”

“山随平野盡”,詩人僅用五個漢字就描寫出荊門的地理環境、長江到此的地理形勢和兩岸壯闊的景觀。

三峽兩岸都是高聳入雲的峻嶺,船過荊門一帶,山逐漸消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遼闊原野,視野的豁然開朗,是詩人在家鄉蜀中從未見過的全新景象。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5

多美的山川!

”字,是變靜為動的最貼切的用法,詩人在這裡運用一個“”字将群山與平野的位置漸換、推移真切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其表現手法就好像是現代人在使用現代的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随着鏡頭的不斷推移,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讓靜止的山嶺出現了動态畫面,似乎不是江中的遊船在動,而是兩岸的高山在向後隐退。能夠使用語言,而不是攝影鏡頭将“靜物”摹狀出活動的趨向,是靜止的景物活起來,真不愧是“詩仙”的作品。

”字則将荊門山的“楚蜀咽喉”要塞的重要地理位置“一字道破”,足見詩人在凝練語言方面的高度概括能力。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6

長江三峽,水流湍急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長江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一個“入”字和一個“流”字,寫出了長江氣勢的浩大,以及沿途的流經地其地理區域變化、地形地勢的變化,也同時展現出詩人的萬丈豪情,其内心所充滿的喜悅與昂揚激情,力透紙背,青春蓬勃的氣息撲面而來。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7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詩人此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運用移步換景之手法,描寫自己出峽以後所看到的江上奇景,同時照應了前句。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8

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9

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樣的景象與三峽上遊水流湍急、洶湧,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之在長江上遊,由于兩岸山連山、嶺連嶺,重岩疊嶂,遮天蔽日,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0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所以說,詩人在這裡以水中月明如圓鏡來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出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從而把一個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表達了出來,其藝術表達效果十分鮮明、強烈。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1

荊州已過江門開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詩人再次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并以誇張的手法,把濃重的懷念、惜别之情用在了收尾之筆,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把江景推向了無限處,同時呼應了首句的客遊之意,達到了首尾呼應的寫作目的和藝術表達效果。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2

萬裡送行舟

“憐”字和“送”字是這兩句的詩眼,表明:詩人初次離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鄉,雖然對眼前壯闊的奇景有着新奇和喜悅之感,但這并不能切斷詩人對故鄉的感情聯系,他對故鄉有着深深的依戀與不舍之情。在這裡詞人并未直抒對故鄉的思念,而是将故鄉對他的愛,比作這不遠萬裡伴送他去更遠地方的長江之水,在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故鄉由衷的感激之情和眷戀之意。

由于李白的家鄉蜀中是長江上遊,所以,他在詩人稱長江水為“故鄉水”,是以此表達他對家鄉的熱愛和深深的眷情。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3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縱觀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極具藝術概括力。“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的山水圖,成為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充分顯示出詩人俯仰于天地間、側身于宇宙萬物時的寬闊胸襟和遼闊視野,令人百讀不厭。

讀唐詩 古詩(宅家讀唐詩之一)14

船出三峽,江水不再湍急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青年時期的詩人初次出蜀,行至荊門【山名,位于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長江南岸,與江北虎牙山隔江相對,地勢險要,自古便有楚蜀咽喉之稱】,為辭别家鄉而作,是二十四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時期的作品,即作于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秋。

李白自“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直在四川生活,在戴天山上讀書,閑暇時遊覽峨眉山等地,日常則隐居在青城,因此李白對蜀中山水懷有深厚的情感。這次離别家鄉,他自青溪出發,沿長江,遊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途經多地,寫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詩作,尤其是一首《蜀道難》更是千古流傳的名篇,我在這裡,期待你的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