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承影落雪
鄰居有個孩子在讀書,讀到了一個成語“狐假虎威”——在課文中,“狐假虎威”中的“假”念第三聲jiǎ,意思是“憑借”,是個動詞。
這個細節,再次引發了我的思考:
古漢語中某些詞有多個讀音,并且用不同的讀音來區别不同的意思。
例如“鮮”,共有兩個讀音,念第一聲xiān,表達的就是“新鮮、鮮美”的意思;念第三聲xiǎn,表達的就是“少”的意思——《愛蓮說》中“菊之愛,陶後鮮有聞”中的“鮮”就念第三聲“xiǎn”,表達的是“少”的意思。又如,《詩經.采薇》中的“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的“雨”,不念第三聲yǔ,而念第四聲yù,表達的是“降雨”的意思,是動詞,不是名詞。再如,“假”也有兩個讀音,一個念第三聲jiǎ,意思與“真”相反,是“虛假”的意思,是形容詞;一個念第四聲jià,意思是“憑借、借助”,是動詞。在古漢語中,隻有念第四聲jià才能表達“借助、憑借”的意思——《荀子.勸學》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其中的“假”念第四聲jià,表達的是“憑借、借助”的意思。
“狐假虎威”是個典故,出自《戰國策》。其中“假”的意思是“憑借”,是個動詞——個人認為,這裡的“假”不念第三聲jiǎ,因為它不是“虛假”的意思,這裡念第四聲jià,是“憑借”的意思。這樣,便可“音義一緻”,用不同的讀音表達不同的意思。
在古漢語中,一個詞有兩種以上的讀音,往往表達不同的意思,音與義基本是統一的,這或與語法中的表達習慣有關系,或與語法中的某些規則有關系。
當然,這僅僅是我的個人之見,有不同意見或建議的讀者朋友可以一起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