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0月1日将舉行隆重的閱兵活動。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走進閱兵訓練場,探訪受閱官兵。跟随我們的鏡頭,一起了解閱兵活動背後的故事吧!
這個方隊
最大的59歲
最小的24歲
在即将舉行的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
首次亮相的領導指揮方隊備受矚目
從“抗洪勇士”到“釘子兵”
54歲的宋波
曾獲評“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他是領導指揮方隊中的一員。
在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搶險中,
他帶領“水上突擊隊”
在洪水中奮戰72小時,勇救群衆751人,
被國務院、中央軍委
授予“抗洪搶險勇士”榮譽稱号。
宋波告訴央視新聞記者,
國慶50周年和國慶60周年,
他作為英模代表
兩次參加了國慶閱兵式的觀禮。
除了克服身體上的病痛,
不服輸的宋波
在每天8小時的正常訓練之外,
還給自己“加餐”。
為了雕刻動作,
他在宿舍地闆、牆面、椅子上
畫了各種标齊線。
在領導指揮方隊中,
他将擔任一名維持方隊框架穩定的“釘子兵”。
“有時跟不上趟,年紀大了要偷偷練習。
人老心不老,志氣不老。”
領導指揮方隊靠什麼指揮?
訓練場、閱兵場,也像戰場一樣。
領導指揮方隊靠什麼指揮?
宋波告訴央視新聞記者,
在閱兵訓練基地的日子裡,
這個答案有了最深刻的體會。
“以上率下”
帶頭做到, 才有說服力。
步調一緻聯合緻勝
領導指揮方隊的352人,
來自全軍24個大單位。
共有将軍、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和上尉14個排面。
陸、海、空、火箭軍和武警部隊
各呈5路縱隊。
當他們步調一緻走過天安門,
我們期待見證
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後,
領導管理建設和組織指揮打仗
新體制的變化。
記者/王剛 董大偉 盛瑾瑜 劉中會
�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