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取得了新突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經濟體制改革全方位展開、系統性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
2022年9月29日,北京,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深化改革開放有關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副司長蔣毅、外資司副司長夏晴、開放司副司長張明、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共同出席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圖源:視覺中國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生态、社會等諸多領域。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軸、主線。十年來,改革方向一如既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目标一以貫之,推動我國經濟實力不斷躍上新台階,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這些攀升的數據體現出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産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見證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大牽引力。
目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态,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經濟體制改革沒有可以借鑒的“模闆”和“套路”,每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從深入推進市場主體改革、各類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到宏觀經濟治理改革持續創新、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再到基礎制度改革蹄疾步穩、市場體系建設高水平推進。十年來,通過多面發力、多點突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走深走實更走心,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标上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辟了新境界、闖出了新路子,邁出了新步伐。
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盤活市場“無形之手”,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比2012年底增長了1.8倍,年均增幅達12.1%。市場主體如同雨後春筍般萌發壯大,帶動和釋放了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長卷全面鋪展的見證,每一章都凝聚着智慧和勇氣,每一處都迸發着革故鼎新的磅礴力量。
讓人民獲益,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高标準市場體系、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等,每一項工作都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山斧”。奮進新征程,改革再出發。隻有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全面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讓一切創造社會财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确保改革成果為人民所共有,才能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使人民群衆的獲得感更直接、更實在,讓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林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