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消費者行為難點?□徐林生3月2日,有關機構發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報告(2021)》報告顯示,去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96315熱線共受理有關直播帶貨消費者投訴2026件,比2020年受理投訴數量1021件增加了98.43%,引發關注(3月4日《工人日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直播帶貨消費者行為難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徐林生
3月2日,有關機構發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報告(2021)》。報告顯示,去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96315熱線共受理有關直播帶貨消費者投訴2026件,比2020年受理投訴數量1021件增加了98.43%,引發關注。(3月4日《工人日報》)
《報告》指出,消費者吐槽的問題集中在産品質量、虛假宣傳、價格誤導、誘導場外交易、退換貨、發貨慢以及銷售違禁商品等7方面。其中,涉及産品質量問題的占32.35%,虛假宣傳的占31.64%,價格誤導的占30.21%。可以看出,産品質量、虛假宣傳、價格誤導等問題最為突出。
作為一種新型互聯網消費模式,直播帶貨具有模式新、互動強、流量大等特點,可以提升消費者體驗,有效促進了數字經濟發展。但近年高歌猛進的同時,直播帶貨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不時有平台主播帶貨“翻車”,消費者屢屢被帶“溝裡”,權益受損,吐槽不斷,輿論嘩然。
綜合媒體報道分析,上述《報告》指出北京直播帶貨行業存在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各地表現大同小異。有些網絡主播,利用社會各界對數字經濟發展較為寬容以及監管政策相對滞後的現狀,追求利益最大化,枉顧基本商業倫理,為誘導消費者“買買買”,不惜誇大宣傳、售賣假貨、惡意刷單、以次充好。而一些直播平台追求流量至上,對此“睜一眼閉一隻眼”,帶來的消費投訴難計其數,令直播帶貨表面光鮮背後,難掩“一地雞毛”。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達3.88億人,占整體網民近四成,近三分之二的用戶觀看直播後做出購買行為,預計2021年直播帶貨市場規模将接近兩萬億元。最新權威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1%,增速明顯高于線下消費。直播帶貨,可謂貨如輪轉,前景誘人。
兩年來,為了規範直播帶貨等網絡營銷行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先後出台《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為直播營銷活動從業者明确了行為紅線,給參與直播活動的各主體戴上“緊箍咒”。這些針極具對性的行政法規,為直播營銷打上了“法律補丁”。
不過,從消費者體驗和相關輿情分析,相關法規的有效落地仍有不小差距,如何壓實平台責任、約束主播言行、加大懲罰力度、創新監管手段、降低消費維權成本、完善售後服務,進而讓主播們自覺帶上“誠信錦囊”進直播間,考驗着監管部門的執行力,事關網絡直播營銷行業健康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