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歲的兒童,正是進人幼兒園學習的時期,所以可稱這一時期為幼兒期。 在這一時期,兒童心理發展變化很大,以下分别從三個階段來描述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 #育兒事務所##育兒##教育##教育聽我說##育兒科普#
一、3-4歲幼兒的心理
(一)生活範圍擴大
這一時期的兒童離開家庭進人幼兒園小班接受有計劃有目的的幼兒園教育。生活環境的變化,生活範圍的擴大,兒童生活的圈子從和親人的接觸轉向和更多的同齡人及成年人接觸。這些變化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産生了極大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兒童體質增強,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功能不斷完善。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表現在大腦皮質細胞在形态上的組織分化功能逐漸成熟,并且在3歲時基本定型。兒童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連續活動,為保證兒童更好地參與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是由于骨骼肌肉系統的發育較嬰兒期有了進一步發展,控制大肌肉的能力不斷完善,大腦調控能力有所增強。兒童軀體動作發展與嬰兒階段相比,靈活性與協調性也都有提高。
三是在幼兒園的教育和訓練下,3—4歲的幼兒雙手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有了進一步發展。他們在幼兒園教師的幫助下,能穿脫衣服、鞋、襪。在美術活動中,能夠使用彩色筆繪簡單圖形,如他們把“下雨”的情景,畫成由上向下的直線條,把“大馬路”畫成從左到右的橫線條,把“皮球”畫成圓圈等,但他們手的繪畫動作還很不熟練。從兒童動作發展規律來看,手的動作發展較之軀體動作要晚要遲。在促進手的動作發展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時間,不能讓兒童運用手腕、手指等小肌肉群的活動時間太長。
(二)認識依靠行動
3歲以内的幼兒不能在行動之外思考,隻能在行動中思考。3-4歲幼兒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着嬰兒期的這些特點,即他們的認識活動還是要借助動作和運動。例如,讓幼兒園小班兒童說出盤子裡有幾個蘋果,他們就用手一個一個地數,才能弄清(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在心裡默數)。再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幼兒初期的兒童往往說不出自己想要捏什麼,當捏好之後,才突然有所發現,說像“太陽”或“大餅”。這說明,幼兒初期的兒童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更不能預見行動的結果,隻能先做再想,或邊做邊想,不會想好了再做。
(三)情緒作用大
3—4歲的幼兒心理活動常常受情緒支配,不受理智控制。在各種活動中都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表現出很強的情緒色彩。高興時聽話,表現很乖,不高興時,什麼也聽不進去,情緒很不穩定,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在幼兒園小班裡常看到,一個小朋友哭,其他的小朋友都跟着哭。
(四)愛模仿
兒童在3歲以前,就具備了模仿的能力,但受心理發育水平的限制,這個時期的模仿水平較低,能夠模仿的對象還很少。3--4歲的幼兒由于動作和認識能力都比以前有所提高,模仿的對象也明顯增多。他們看見别人做什麼,自己就想做什麼,看見别人有什麼,自己就想要什麼,他們想要别的小朋友手裡拿着的東西,想做别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幼兒園小班教師在投放玩具材料時,要注意投放數量足夠的同類玩具,玩具的種類不要太多。
二、4--5歲幼兒的心理
4--5歲的幼兒正是在幼兒園中班學習的年齡,也稱幼兒中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心理發展比3- -4歲幼兒心理發展迅速,并且主要表現在認識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方面。
(一)活潑好動
4-5歲的幼兒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興奮過程占優勢,整個抑制機能發展相對較差,坐久了,幼兒會感到疲勞,打哈欠,伸懶腰,左右擺動,不斷搞小動作。因此,讓他們安靜下來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幼兒的骨骼比較柔軟,有彈性,脊柱的彎曲還沒有定型,肌肉的收縮能力比較差。如果讓4- -5歲的幼兒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或動作,就會使有關肌肉群負擔過重,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4- -5歲的幼兒骨骼肌肉生長發育的特點,決定了幼兒隻有不斷地活動,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才能滿足骨骼肌肉系統發育營養供給,達到更好地發展。
4-5歲的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整個幼兒期特别突出,常看到幼兒中期的兒童不再像幼兒初期的兒童那樣聽話、順從,他們有了自己的主意,讓教師覺得不像小班孩子那樣“好帶”。産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由于這 個時期兒童動作的發展,比幼兒初期的兒童靈活自如,認識客觀環境的能力有所提高,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二是這個時期兒童已經有一年的幼兒園生話經曆,習慣幼兒園生活環境和基本的作息制度等,掌握了一些與人交往的生活經驗,不網像以前那樣膽小,敢于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大膽的探索。
(二)思維具體形象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思維的基本特點,幼兒中期兒童的這個特點表現最為典型。幼兒中期的兒童能說出2個草果加3個蘋果是5個蘋果,也知道7塊糖給小弟弟三塊,還剩四塊。如果直接問2加3等于幾,7減3等于幾,這時他們很難回答出來。
(三)開始接受任務
4-5歲幼兒的思維概括性和心理活動有意性的發展,使他們理解任務意義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心理學者在實驗室分别對3歲組和4歲組兒童做了一項這樣的實驗:要求他們看見"紅燈”出現時,去按手裡的電鈕,看見“綠燈”出現時 ,不能按手裡的電鈕。實驗結果是,3歲組兒童不論看見紅燈出現還是綠燈出現,都去按手裡的電鈕,他們不能根據老師的要求去形成對紅綠燈的分化反應。4歲組兒童大多數能夠按着老師的要求去做,形成對紅、綠燈的分化反應。實驗表明,幼兒中期兒童初步具備理解成人的要求和接受任務的能力。
(四)初步具有規則意識
4-5歲幼兒由于心理控制能力的增強,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定的約束,初步能夠遵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規則,如在教室不亂喊亂叫,進餐前要洗手,上廁所要排隊,在集體活動時,知道聽從老師的安排,上課時不随便離開座位,發言要舉手等。規則意識的建立,有助于培養兒童的合作意識和社會性的發展,特别是對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響。
(五)自己組織遊戲,并結成同伴關系
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4歲左右是幼兒遊戲快速發展的時期。4- -5歲幼兒不但愛玩,而且也會玩,他們不但能夠自己組織遊戲,而且還會自己确定遊戲的主題,自己分配任務,安排分工。不僅如此,他們在遊成中還逐漸結成夥伴關系。他們不再像幼兒初期那樣,總是跟着成人轉,他們更多的時候是跟小朋友在一起遊戲,共同活動。盡管幼兒在這一時期結成的夥伴關系還很不穩定,隻是初級形态,卻标志着從這個時期開始,幼兒的人際關系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三、5-6歲幼兒的心理
(一)好問、好學
5-6歲的幼兒不再滿足于通過直接的感知和具體的操作去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與聯系,開始嘗試探索事物的内部聯系,并表現在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上。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探索總是出的問題各種各樣,常常把大人問得無可奈何。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老師和家長既要有足夠的知識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二)抽象思維萌芽
5--6歲幼兒的思維雖然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開始萌芽。主要表現在幼兒對熟悉的物體能加以簡單分類,,實驗表明,幼兒能把一些畫有車、船、桌、椅、蘋果、梨、白菜、西紅柿、茄子等物體的圖片,按交通工具、家具、水果、蔬菜加以分類,而4歲以前的孩子往往就不具備這種能力。這個年齡的幼兒會對事物的關系作出判斷并正确排出順序,有了初步的順序的概念。如5--6歲的兒童能理解年齡大小和出生順序的關系,4- 5歲的兒童不能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5- 6歲的孩子還知道車輛包括卡車,卡車是車輛的一個組成部分,懂得了整體與部分的包含關系,即思維有了邏輯思維的基本成分。
由于 大班兒童已經有了抽象思維能力的萌芽,這個時期在教育内容上要增加科學性的知識并給予科學啟蒙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内在聯系,促進智力發展。
(三)開始掌握認知規律
5-6歲幼兒初步具有調控自己心理活動的方法,在認知活動中,表現在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方法。
幼兒在觀察圖片時,能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順序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有規律地看,不再像以前那樣無目的地看。5--6歲幼兒由于有了一定的觀察方法,他們能按老師的要求對兩幅圖形加以對比,找出兩幅圖形一一對應的部分,比如常見的“找不同”,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對比方法。
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為使自己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會主動采用一定的方法。如他們能自覺把眼睛盯在注意對象上,把手放在腿上或用雙手捂住耳朵防止雜音幹擾。在看圖書時,如果感到周圍環境吵鬧,他們會找安靜的地方。
總之,5一6歲幼兒在各項活動中,都表現出一定的認知方法,這種初步的認知方法為他們進入小學接受系統化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個性初具雛形
5-6歲幼兒對事物有了自己比較穩定的态度。個人的興趣、愛好有所顯露,對人對事表現出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如有的兒童熱情大方有的兒童寡言少語,有的兒童活潑好動,有的兒童文靜,有的兒童喜歡唱歌,有的兒童喜歡跳舞。幼兒園自由活動時,會看到有的小朋友喜歡踢球、有的小朋友喜歡湊在-起講故事。幼兒的活動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傾向。
5-6歲幼兒個性開始形成。但這個時期幼兒的個性隻是處于初步形成時期,還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家庭、幼兒園等教育因素對幼兒個性的形成還起着相當大的影響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幼兒心理和思維的發展情況,每個人發展情況不同,沒有絕對性,僅供參考。喜歡的話,就點贊支持一下呗!關注不迷路,關注分享更多嬰幼兒知識![來看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