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李玉執導的電影《蘋果》上映,因其原名《迷失北京》被認為不妥,影射現實,被反複修改,最後改為《蘋果》。
就如李玉當時在采訪中說道:“我拿到第一審的意見時哭了,當時想,要不我就不做導演吧,直到最後,一共改了五十多處。”我要接受這種挑戰和傷痛,我隻能這樣安慰自己,故事還在,我希望能在國内上映,我還是希望能看到國内觀衆的反應。"
這部電影獲得了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和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當時看來,題材現實敏感,直擊國人的痛點,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被禁5年。
李玉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女導演之一,她的作品皆以女性為主題,拍出不同經曆的女性,在男性價值文化下的隐忍,反抗,與大膽追尋。其中《紅顔》,《觀音山》和《蘋果》被稱為李玉的女性三部曲。
她希翼用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經曆,剖析女性的生存困境。就如電影《蘋果》中的劉蘋果和王梅一樣,她們所處的生活困境不同,但都飽受偏見和歧視,在這種困境之下,是該繼續維持表面風光還是尋求自我意識的覺醒呢,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醉酒下的“欺辱”,道出女性在婚姻中的“隐忍”和“失語”狀态故事發生在北京,劉蘋果和安坤是一對年輕夫妻,雖然北漂的生活并不好過,但是他們感情卻還不錯。
他們居住在狹窄的平房裡,過着最底層的生活。蘋果在一家足浴店做洗腳妹,丈夫安坤做高空清潔工,兩人收入雖然不高,但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所以她們安于現狀。
直到有一天,這種平靜而和諧的日子被打破了,足浴店老闆林東喝多了酒,正好看到蘋果睡在自己辦公室的沙發上,他趁着蘋果昏睡,欺辱了她。
可是不巧的是,這一切卻被正在高空作業的安坤看到了,他無法忍耐這一切,第一時間沖到林東的辦公室,要求林東賠償他的損失。
因為在他看來,妻子失身林東,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恥辱。他想過報警,咨詢過律師,但律師卻告訴他,這種勝訴可能性并不大。
權衡之下,他覺得找林東要一筆精神損失費更為合适。所以,他多次找到林東索要2萬元精神損失費。
老闆林東面對安坤的索賠,他自然是不屑的,作為一個在北京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他知道,錢可以打發安坤,可是他并不想給。
因為他知道,安坤壓根無法對自己産生什麼威脅,所以面對安東的騷擾,他直接選擇無視。
安坤被拒絕後,心裡的怒火無處發洩,隻能怪罪妻子。因為這件事,他認為妻子不潔,拒絕跟妻子親熱,甚至用難聽的語言辱罵妻子。
但是蘋果卻默默地忍受這一切,她無視安坤的責怪,甚至還主動讨好安坤,意圖安撫丈夫。
身心備受折磨的蘋果,為保全婚姻,默默忍受丈夫的謾罵,隐忍成了她維持婚姻的秘訣。
可是安坤又怎麼會輕易放棄索賠呢?他輾轉之下,找到林東的妻子王梅,希望能拿到一筆賠償金。
2. 畸形的情感關系,引出一場荒唐的“借腹生子”
王梅看到怒氣沖沖的安坤,她就知道了怎麼一回事。跟林東結婚16年, 她清楚林東的為人,也深知林東最喜逢場作戲,拈花惹草。但是多年沒子,沒有工作的她無法阻攔林東。
自己沒有獨立的經濟,也沒有生下孩子,在現實和情感的雙重壓迫下,她隻能被迫接受林東的花心。
在她看來,隻要林東不離婚,她依然可以享受現在的富足生活。所以,面對安坤的到來,她自然無所畏懼。
看到氣急敗壞的安坤,她甚至調侃:“你老婆被我老公占了便宜,而你如果跟我好了,那豈不是就是兩清”。
安坤聽了王梅的話,覺得有道理,出于男性自尊的維護,他必須讓林東失去點什麼。
于是安坤和王梅發展成了情人關系,而這一切,林東也不知道。此後,林東拿了一筆錢給蘋果,希望她離職。
但是蘋果卻不願意,因為在林東的足浴店,她的收入頗豐,盡管被老闆欺辱,但是為了能多存一點錢,她選擇隐忍。
不久後,蘋果發現自己懷孕了,但安坤卻沒有半分喜悅之情,他思考的是,這孩子肯定是林東的.
于是,他又一次找到了林東。中年無子的林東聽到蘋果懷孕的消息,甚是喜悅,驚訝之下,他竟然滿口答應了安坤的要求。
他告訴安坤:“如果孩子生下來,是他的,他就一次性給安坤10萬元,買斷孩子。”安坤聽到林東的承諾,心裡才覺得平衡了許多。
林東又回家告訴王梅,蘋果懷孕的事,并提出買斷孩子讓王梅撫養。面對林東的安排,王梅沒有反抗之力,而林東的再三保證,讓她覺得十分有安全感。所以,王梅順從了林東。
可是,安坤卻沒有安全感,他深怕林東反悔,于是拉上蘋果,叫上林東夫妻,希望簽一份協議,保證自己的權益。
林東求子心切,欣然同意,就這樣,2對夫妻約在一家飯店,簽下了關于孩子的協議。簽完之後,大家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林東竟然主動跟安坤握手,希望合作愉快。
3. 蘋果的出走,道出女性尋求自我的決心懷孕的蘋果依然在店裡工作,林東卻看不下去,他安排蘋果休息,買補品給蘋果吃。這一切,被王梅看到,心裡很不是滋味。
失望之餘,她繼續保持着跟安坤的畸形關系,隻為了緩解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蘋果生下兒子後,安坤找醫生驗了血型,跟自己一樣,他大喜,卻又不舍那10萬元。于是他苦求醫生改報告。
就這樣,林東欣喜若狂,他按照協議,把錢都打給了安坤。中年得子的他,為了孩子大擺周歲宴,王梅卻始終愉悅不起來。
林東甚至讓蘋果住進家,表面說是保姆,實際是為孩子喂奶,林東對于孩子的喜愛,也延展到蘋果身上。
在王梅看來,在這個家裡,仿佛他們才是一家人,而自己才是多餘的。
當然,安坤也感到不痛快,兒子明明是他的,現在連老婆都快是林東的,他決意奪回孩子,跟蘋果遠走高飛。
于是,他偷偷找到蘋果,告訴孩子是自己的,希望蘋果把孩子帶出來,他們一家人離開這個地方。
但蘋果卻不相信,回到了林東家。安坤見這招無用,趁着林東不在,把兒子偷了出來。林東見兒子不見了,大罵王梅的不看管,也報了警。
很快,安坤被抓到了,他大叫兒子是他的,在警察的見證下,林東失望透頂。
在這場烏龍下,孩子的出現,喚醒了林東心中的愛,他無法割舍孩子,又找到安坤,提出買斷孩子。即使孩子不是親生的,也沒關系。
安坤自然不肯,林東失望而歸。王梅看着這一出鬧劇,默默無言,她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準備離開。
在離開之前,她找到蘋果,兩個同處壓迫,在婚姻中隐忍不發的女人,第一次有了同命相連的感覺,她們默默地留下了眼淚,握住了對方的雙手。
王梅離開後,蘋果為安坤做好早飯後,抱着孩子就離開了。
王梅和蘋果的出走,預示着一種新生活的開啟,擺脫了婚姻的桎梏,她們終于可以活得自我而獨立。
這2個原本是對立關系的女人,在最後一刻,沒有彼此壓迫,而是互相安慰對方。承受了太多痛苦和煎熬後,她們的覺醒,意味着不做牽線木偶,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活。
4.電影帶給人的啟示
這部電影以底層洗腳妹的生活經曆,引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隐忍和失語狀态,在男權價值觀下,她們維持婚姻的方式,就是默默忍受。
蘋果在遭受欺辱後,竟然可以為了工作,還繼續上班,作為受害者,丈夫沒有第一件安慰自己,而是像商品一樣,向對方尋求賠償。
而王梅呢,為了物質,可以忍受丈夫跟别的女人生孩子,而自己需要撫養沒有血緣的孩子。
這些行為的根源來自于她們的不自信,起初她們覺得自己無法離開男人,希望守住婚姻,在婚姻中尋求安全感和價值感。
但是電影的最後,導演李玉用這種“娜拉式出走”的結局,設計她們都離開了丈夫,尋求更廣闊的天空,這無疑是女性意識的覺醒。
王梅最後離開,也代表她最終認識到,終歸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命運,尋求真正的幸福。
在這部電影中,李玉用細膩的筆觸深入刻畫女性,還把觸角延伸到了貧富階級的對立與思考。身為底層的洗腳妹和高空清潔工,他們是外地來京的打工人,沒有社會地位,是弱勢群體的代表。
而林東呢,多年在京,有房有車有資源,所以他敢于欺辱蘋果,輕視安坤的索賠,在這種強有力的對比下,弱勢群體的悲哀就展現出來了。
而蘋果為了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竟然不敢離職,忍氣吞聲,這種平靜而克制的拍攝手法,将底層人士的悲哀展現得淋漓盡緻,讓人回味悠長。
正是因為電影是現實主題題材,又涉及北京,當時的評審認為有辱北京,所以被禁,如今看來,也并無不妥之處。
關注@瑤兒說情感,分享情感影評,點關注,不迷路。
#影視雜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