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4:17:43

“早安,打工人!”

“沒進電子廠之前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而今我在廠裡上着班,零件和零件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最近打工人一梗傳遍網絡,大家幽默中帶有一絲辛酸。一些梗既好笑又讓網友紛紛大呼“過于真實!”重複性的生活之外,大家對更廣闊世界的向往從未停止。

生活太無聊?知識面不夠寬?又擔心看不進去太高深的書?今天就推薦8本豆瓣高分科普書,有的充滿詩意,有的極具視覺美感——有趣又硬核,突破你對科普的想象!

讓這幾本書,把你從日常中拽出來,抛入8個你從未到過的神奇世界!

01

卡洛·羅韋利科普套裝(全4冊)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

《七堂極簡物理課》《現實不似你所見》《時間的秩序》《極簡科學起源課》

推薦語:四冊中就有兩冊登上豆瓣物理科普類TOP10。詩,哲學,物理,在頂端彙合在一起,就是宇宙自洽的美學。

這套書用詩意語言探索時間的本質,用前沿物理學颠覆我們的常識與直覺。

卡洛·羅韋利是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本系列第一本書,是他不到100頁的小冊子《七堂極簡物理課》,在意大利出版後成為黑馬,銷量超過當年大熱的《五十度灰》,旋即被譯為40種語言,暢銷全球。

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的結構,空間的顆粒,時間的本質……在這七堂極簡物理課裡,作者用詩一般簡潔優美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20世紀以來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理論發現。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2

羅韋利用有趣的方式闡述了“堅硬”的難題:他用氣球比喻宇宙,用壽司比喻被夾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我們,即使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也能輕松讀懂。他帶我們輕盈地飛過重重障礙,窺見科學的深刻與美麗。

《七堂極簡物理課》開啟的科學熱情,由《現實不似你所見》來延續。從古希臘的哲學發端,漫步到前沿的量子引力,以愉快的閱讀體驗,建立完整科學圖景,了解前沿物理學。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3

最新一本《時間的秩序》,被評為《時代周刊》21世紀第一個十年“十佳非虛構好書”,在全球收獲一衆大咖粉絲。奇異博士、“卷福”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朗讀的有聲書,獲2018年英國國家圖書獎,坂本龍一撰寫專文推薦,贊美作者“豐富的詩意與學養。”

為什麼我們記得過去,而非未來?是我們存在于時間之内,還是時間存在于我們之中?世界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什麼?《時間的秩序》延續詩意的語言,探索時間的本質。

這本讓物理學美似浪漫詩歌的小書,超越了讀者對科普書的想象。簡體中文版引進後,登頂2019豆瓣年度科普榜NO.1。

02

《你好,這是地球嗎?》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4

推薦語:豆瓣評分8.6 你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嗎?一本不同尋常的攝影集,重新了解我們母星的科普典藏圖冊——看過才知道,什麼是上帝視角。

這是一本從太空拍攝地球的科普攝影集。

書名源自作者英國功勳宇航員蒂姆•皮克在太空中誤撥的一通電話,電話從國際空間站打出,卻打給了英國一位女士,意識到自己撥錯了,他脫口而出:“你好,這是地球嗎?”

蒂姆·皮克(Tim Peake)是英國首位造訪國際空間站(ISS)的宇航員。 2015年12月,皮克登上俄羅斯聯盟号宇宙飛船飛向國際空間站(ISS),在太空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科研活動:總行程114,240,000公裡,繞地球2,720圈,飛行時長26周3天23時11分50秒。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5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6

得益于皮克的特殊使命,他與讀者分享日夜美景、江河海洋、高山沙漠、城市風光等太空原攝大圖。照片使用普通尼康D4相機拍攝地球所有圖片未經修片,真實還原裸眼所見地球原貌。每一次拍片都要克服宇宙射線、失重等太空幹擾。用太空旅人視角重新認知我們的家園。這一次,“我”的家園不再隻是一所房子。

《你好,這是地球嗎?》在英國僅單周銷量6萬冊,創下英國科普圖書銷售最快記錄,被評選為英國圖書獎年度非虛構書籍。

03

《種子的信仰》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7

推薦語:豆瓣評分9.0 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的《瓦爾登湖》作者梭羅,生前夢想能夠完成的作品。

亨利·戴維·梭羅,離開瓦爾登湖後,梭羅宣稱還有好幾種人生要過,于是這本書便誕生了。

《瓦爾登湖》出版八年後,梭羅于一八六二年辭世。他在這個時期内大量閱讀和寫作,卻鮮有文字發表。從一八五二年到一八六二年間,梭羅将這些原始資料整理在三大套筆記本中,留下了近萬頁手稿。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8

他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撿拾掉落地面的球果,觸摸草地上冒出的幼苗,觀察松鼠如何取食松子,手繪鳥兒在雪地裡跑動的足迹……用系統完備的科學觀察,詩意優美的文字記錄,诠釋了一粒種子造就一片森林的動人秘密。

《種子的信仰》這本書經由《梭羅社會學報》主編布萊德利-迪恩傾其一生整理、編選,呈現了詩人、哲學家梭羅最後十年每日于林中散步所寫下的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命的體悟。

04

《蘑菇大百科》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9

推薦語:豆瓣評分9.2 真菌狂熱分子的不二選擇!

視覺工具書經典品牌DK打造,可以放在書架上的蘑菇博物館。

各種各樣的蘑菇從土壤裡、枯枝上、樹樁上,甚至其他蘑菇上靜悄悄地冒出來。以往你也許隻能籠統地稱呼它們為蘑菇,有了這本《DK蘑菇大百科》,你就可以叫出它們真正的名字:美味的羊肚菌和牛肝菌,會化成墨汁的毛頭鬼傘,長得像鳥巢的蛋巢菌,籠子狀的籠頭菌,占據昆蟲屍體的蟲草,能長到20kg的馬勃……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0

這本書帶你注意到之前忽略的那些細節:它們的色澤、形态、生長環境、生活習性等等,在不知不覺中走進神奇瑰麗的蘑菇世界。家有小朋友的讀者,除了帶着他們到處認蘑菇、采蘑菇,還可以按照書中步驟,制作美麗的孢子印。另外,DK圖書紙張均做過環境影響評估,獲得FSC認證,讓讀者可以更安心享受閱讀。

假如你是個吃貨,本書也可以幫助你分辨它們中間哪些是一流的美味,哪些僅能入口,哪些會讓你腸胃不适乃至中毒。但除非你是專業的真菌學家或極有經驗的采集者,否則不要把任何一種蘑菇輕易丢進嘴裡!

05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1

推薦語:豆瓣評分8.7 聆聽波瀾壯闊的自然史詩,親眼見證意識外圍的生命奇迹。

鈴木大衛某一天走出家門,看到小屋附近的一棵花旗松,忽然意識到它已經七百歲了!

這棵樹忍受人類的活動,提供陰涼,喂養松鼠和花栗鼠,并讓老鷹及烏鴉栖息,但它總是徘徊在我們的意識外圍。于是作者以花旗松為主角,從數百萬顆花粉微粒的大規模散播開始,描寫其物種特征、如何繁殖、每個階段的生态環境、與之相互作用的動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發生的曆史事件及自然史的發展脈絡,細細講述了一棵樹的生命之旅,及它對周圍包含人類在内的諸多生物産生的影響。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2

出生,生根,成長,成熟,死亡,這是一棵樹的故事,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故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得主鈴木大衛,以故事性的語調,科學知識的佐證、人文社會的反思,搭配專業野生動物畫家自然靈動的描繪。集社會、曆史、人文于一體的宏偉科學觀使這本書成為暢銷十五年經典作品。

06

《鳗魚的旅行》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3

推薦語:豆瓣評分9.2 和鳗魚一樣難以被定義的奇書,榮獲奧古斯特文學大獎,引爆歐洲!

鳗魚是逃出科學家之手的謎團。除了入口即化,唇齒生香的美味,鳗魚帶給我們的還有更多謎團與啟示:亞裡士多德堅信它們沒有性别;弗洛伊德為尋找雄鳗魚的生殖器備受挫折;約翰内斯-施密特為了尋找其繁殖地,在大西洋上飄蕩了近20年……可是你知道嗎?人類至今沒有真正解決慢魚人工繁育的問題,餐桌上的每一條鳗魚都來自遙遠的大洋深處。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4

鳗魚擁有獨特而浪漫的生命之旅。遇到一條鳗魚,差不多就像遇到一個去過地球上至為美麗和遙遠的地方的人——那是我們作為人類永遠無法造訪的地方。歐洲鳗出生在馬尾藻海,一片難以确定邊界的海中之海,随後它會去往歐洲海岸,在遊入江河溪流栖居。當生物鐘敲響,它會完成終局的蛻變,踏上返回出生地的漫漫歸途,在那裡繁殖并死去。如果無法動身,他就會一直等待下去,永遠停留在“青少年”階段,而且似乎能躲過死神的造訪。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5

各國讀者感動曬書

在書中,鳗魚也是“我”與父親共享的珍貴記憶。捕釣、渡溪、宰殺,鳗魚是作者和父親獨特的情感紐帶,是父子之間從未宣之于口,卻滲透在所有共處時光中的深沉的愛。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在鳗魚身上,我們聽到了這些永恒問題的回響。

07

《遇見天堂鳥 : 一段避不開的人類欲望史》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6

推薦語:豆瓣評分8.6 一本可以當懸疑小說讀的非虛構紀實作品。

這是一部非虛構紀實作品:“音樂家上演‘詹姆斯·邦德’狂想曲,從自然曆史博物館偷走了‘價值數百萬’的珍奇鳥皮。”

從博物學家華萊士的南美-馬來群島考察探險之旅,到地球上具有美麗羽毛的鳥類的命運,作者将各種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博物館盜竊案、進化論的發展史、瀕危鳥類和飛蠅綁制癡迷者陰暗的地下世界串聯在一起,用一場真實犯罪的探險之旅,講述人與自然間矛盾複雜的關系,以及人類渴望占有自然之美的毀滅性本能。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7

人們穿越世紀因信仰而聯結在一起,他們堅信這些鳥兒值得保護,堅信它們能夠解答那些尚未被提出的問題。而那些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而肆意劫掠自然的人,他們受到貪婪和欲望的驅使,想要占有别人無法擁有的東西。隻是,在知識與貪婪之戰中,貪婪似乎必定會赢得勝利。從南美叢林到大英自然曆史博物館,人對自然的占有從未止步......

08

《在他們消失以前》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8

推薦語:豆瓣評分9.1 在世界的盡頭,緻敬文明。

“我們總說保護生物多樣性, 但其實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也在急劇降低 。”

在深山密林中,在極地冰原上,在沙漠腹地裡,生活着許多與世隔絕的土著部落,他們的文明正在走向消亡。胡利人、阿薩羅人、努瓦阿圖人、高喬人、查坦人、摩爾西人......為了讓這些鮮為人知的部落及其文明在湮滅前留下最後的痕迹,英國攝影師吉米·納爾遜帶着他的相機,走向人類社會的邊緣之地。

曆時3年時間,他探訪5大洲44個國家31個與世隔絕的神秘部落,去尋找地球上最後未經污染的原始人性之美,為“他們”的存在留下最後的影像記錄。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19

阿薩羅人

打工人閱讀的書籍( 打工人生活太逼仄)20

努瓦阿圖人

此外,作者實地走訪獲得第一手文字資料,詳細介紹了每個部落的起源、習俗、信仰和飲食等,展現他們與衆不同的生活方式,共6萬餘字,真實且珍貴。

生活在後工業時代的我們,往往會忽略很多自然與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比如人類如何與身邊的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比如人與人之間發自天性的愛與真誠,比如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死亡的理解……

吉米相信,在這些關于生命和生存的鮮明案例中,我們能找回那些在所謂的文明世界裡已經被遺忘的人性中至純至美的東西,從而找到一種與世界和解的可能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