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賜福:為什麼有人認為謝憐太“聖父”了?人性的怅然!《天官賜福》這部作品真的充滿對人性的思考,很多角色正是因為性格讓我們難忘,謝憐就是其中一位。
謝憐作為故事主人公,我隻能用“悲慘”來形容他。從十七歲開始的災難,幾百年的宿命,這些讓我尤其心疼他。
年少飛升的武神謝憐本是仙樂國太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盡管生在帝王家,但是他是自由的,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但是也尊重他。他的至親、師傅、國民都寵着這個太子,因為謝憐是仙樂國的驕傲。天賦異禀,超脫世人的看法讓他注定飛升。
“身在無間,心在桃源”,謝憐十七歲就能說出這樣的話,假日時日必成大器。可沒想到他過早地迎來了飛升。起初我也不懂為何這樣說,直到後來看到仙樂國發生的災難我才知道,神官在世間的羁絆太多了,并不适合當神。
成了 神官的謝憐一時風頭無兩,花冠武神,法力超群,容貌昳麗,于修行上又很有天賦。可正是這顆慈悲心讓他跌落神壇。
神官谪落到人間仙樂國遭遇大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王朝的更叠在時代的巨輪轉動下從未停歇。看似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可其實是注定。就算不是天災,仙樂國也會亡于人禍。因為天災和人禍從來都是“相偎相依”的。
謝憐的父親是個好的父親,卻并不算是英明的君主,否則仙樂不會在天災發生的時候内憂外患,迅速走向滅亡。
身為神官的謝憐,違背規定擅自來到人間拯救自己的母國。年少時總以為自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無所不能,可後來我們才知道什麼叫“無能為力”。太無奈了,謝憐想拯救蒼生,可是他拼盡全力不過是迎來一個悲傷的結局而已。
仙樂的滅亡其實和謝憐幹系很大,表面上看謝憐是處于正面的“拯救蒼生”的角色,可是無能為力的他隻是在這場戰争中将戰局攪得更糟。有人可能會覺得我說得很過分,謝憐善良難道有錯嗎?自然是沒有錯的。
隻不過他既救不了别人,也阻止不了事情的發生,自己又無法從塵世羁絆中脫身,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有顆慈悲心,也就是有人說的“聖父”心。他身披重創,卻想給别人一個光明的未來。
謝憐不過是陷入了局中,身在那場局中的所有人都是“棋子”,隻能順勢而為。謝憐抗争的勇氣固然值得我們欽佩,但結局卻令我們怅然。
差點黑化被“救贖”謝憐從人到神,又從神到人,謝憐經曆太多了。他難道沒有普通人的記恨之心嗎?自然是有的!他并非無堅不摧,無所不能。
謝憐在成為凡人後,經曆了一段很痛苦的日子。為生計發愁、好友相繼離開他,父母離世,這期間他看盡人世冷暖,飽經滄桑。
在他得知人面疫的“真相”時,他想過報複,并且是報複所有人。還記得在破廟裡那些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統謝憐刀子嗎?真疼!盡管謝憐不會死,可是那從身體中流出來的熱血讓他的疼痛更加鮮明。那些人為了自己而去傷害别人,太醜惡了。
“淵中人得一雨中笠”,謝憐在黑化的邊緣,就差一步就實施報複了,但是他找回了“本心”,停止了複仇計劃。如果謝憐真的黑化了,那麼也是可以理解的,設身處地想象一下,我們要是謝憐或許會和他采取一樣的行動,但是不會終止。
這也是謝憐和絕大多數人的不同吧。因為那頂雨中笠,謝憐被拉回來了。他還是那個擁有一顆善心的謝憐,曆盡苦難而不厭,謝憐的道心讓人驚歎。
三次飛升意味着什麼?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曆經那麼多磨難之後,謝憐還是保持自我實屬難得。第一次尚且不知所謂人心險惡,有道心、有悟性,還有着“中二”的情懷。飛升是必然,隻是時間早晚。當初他飛升的景象在天庭和人間都引起了轟動,百年難得一見的英才。
被貶後二次飛升,這可以說是奇迹了,有多少人被貶谪後都隻能碌碌一生了,可謝憐卻又飛升了。而且還大鬧了一場,自請被貶,身上留下了咒枷。這種事估計隻有謝憐才做得出來。
本來以為消停了,謝憐轟轟動動又飛升了,八百年裡,三次飛升,就謝憐這一人。而且在衆神官眼裡,他身上可以說是“劣迹斑斑”的。
謝憐三次飛升,已經不是用天賦可以概括的了,那是“神性”,是很多人都沒有的赤誠之心。正是因為在某些方面有獨特的見解,活得明白,謝憐才能一次次掙脫命運的枷鎖。
八百年過去了,謝憐做過許許多多在衆人眼裡無法理解的事。不為名、不為利,隻為一顆心。這就是謝憐,他隻做自己想做的!
曆盡千帆,八百年慈心如初
謝憐始終不忘初心,最後得以圓滿。從謝憐身上,我們看到了各種可能與不可能。一開始我也覺得謝憐這樣的人未免太天真了,完全不知人心險惡,以德報怨在他身上淋漓盡緻,聖父也不過如此。
可是随着劇情的發展,我才感受到謝憐身上的魅力。我無法做到謝憐那樣,但不能否認謝憐的存在。若是我們能在世俗的“摧殘”中仍能保持本我,不忘初心,那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以德報怨是一種選擇,善良也是一種選擇,謝憐選擇了善良,不管别人怎樣,他總是那麼仁慈,這是他的人格特點。
小結:之所以會有人覺得謝憐“聖父”,是因為謝憐太純淨了,他的善良超越了我們普通人所謂的“标準”。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所以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别人也做不到,這就是人性。換言之,其實是我們不相信有人可以向謝憐這麼善良。
我們不相信,和這世上本沒有是兩個概念。你不相信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謝憐這樣的人,可能他的很多做法你并不認同,覺得難以置信,但是不代表真的不會有人這樣做的。
人各不同,相信和尊重的力量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強大。用我們的主觀去臆斷遠不如客觀的存在更加真實。
圖源網絡,侵删緻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