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油茶造林正當時!為促進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油茶造林在嚴格整地标準,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做好造林前的準備工作,選好良種壯苗是關鍵的關鍵。栽植時間在12月-翌年3月,選擇在陰天栽植,在“立春”至“驚蟄“之間,即苗芽萌動之前造林最為适宜。
良種是高産穩産的前提,“良種 良法”是油茶豐産的基礎。實施油茶新造林,要注意細化地類,注重林分成因,因林施策,合理配置良種,确定良法措施,高質量培育油茶資源。根據曆年表現及調查結果,長林系列品種中袁州區造林以長林4号、40号、53号為主栽品種,18号、3号等為配栽品種。下面重點講解油茶新造林關鍵技術措施,僅供油茶造林參考。
一、把握油茶造林時間節點嚴格整地标準、按量施足底肥、使用良種壯苗、把握造林時間節點是油茶新造林的重中之重。苗木健壯直接影響造林成活率。在“立春”至“驚蟄”之間,苗芽萌動之前造林最為适宜。根據往年慣例和我區的氣候特點,我區油茶造林盡可能在農曆年前進行栽植,年前造林優于年後,且成活率、生長勢有明顯優勢。
1.油茶造林必須使用證照齊全、合法育苗單位的良種苗木。供苗單位必須提供産品合格證、檢疫證及産品标簽,标簽必須注明苗木名稱、苗齡、品種及相對應數據。
2.油茶為常綠闊葉樹種,幼苗主根長側根少,陰雨天氣造林成活率明顯高于晴天,苗木随起随栽成活率更高。
3.使用2年生苗造林,掌握好造林季節,起苗後加強根系保護,造林時嚴格掌握根肥分離原則,造林成活率能超過80%。通過截根、打枝、根部粘泥槳後造林成活率超過90%。
4.造林密度:根據立地條件和經營目标等綜合确定栽植密度,最多不超過74株/畝。平原、崗地與低丘緩坡地栽植密度宜55株/畝左右,株行距宜3.0m×4.0m;高丘、低山種植密度宜63-74株/畝,條帶水平間距(行距)宜3.0m,株距3.0-3.5m;荒 地、旱地和“四旁”栽植應選擇3個以上推薦品種相間栽植,株間距不小于3.0m。
普通油茶以收果産油為目的。油茶造林株行距具體要求:根據油茶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必須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種制宜,科學合理、長遠謀劃。所以油茶基地建設要長遠規劃,不得因光靠前期短期密植豐産的觀點,防止過度密植,否則勞民傷财,得不償失。
①緩陂地:陂度在10度以下的緩坡或平坦坡,坡度平緩且土壤肥力充足的地塊,株行距建議采用3*3.5米或3*4米,每畝種植55-64株。
②坡地:株行距建議采用 3*3米或3*3.5米,每畝種植63-74株。
③品種:根據油茶品種冠幅大小合理規劃株行距。比如長林系列中的長林53号、長林18号等品種樹冠相對緊湊,冠幅相對偏小。油茶種植密度應根據地類條件、品種特性、經營目的而定,原則上豐産林應以該樹種成林後的冠幅為間距。
總之,要因地制宜、因品種制宜、因經營目的制宜确定合理株行距。油茶栽植的密度要求:緩陂稀、陡陂密,肥地稀、瘦地密;栽植油茶苗覆土必須埋掉嫁接口以上一寸左右。
實施油茶新造林按照“先建後補、質量優先”的原則進行管理。新造油茶符合《江西省油茶資源高質量培育建設指南指南》3.1條款新造要求的,每畝補助1000元,分2次補助到位(造林當年補助700元,第三年補助300元)。
三、注重油茶造林品種搭配油茶為異花授粉植物,同株異花授粉座果率極低,為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品種配比:應選用花期、成熟期吻合的5個以上品種。油茶開花結實習性:晴天成果率比雨天高4倍左右,早花型高于晚花型4倍以上。避免單一樹種大面積絕對連片種植,避免不按要求,不管土壤、坡度、坡向等條件,特别是全墾情況下幾百畝,甚至幾千畝連片種植。
品種配置三要素:花期相遇、 高座果率 、較好的種實質量。
推廣輕基質控根容器壯苗。推薦三年生以上輕基質容器大苗造林,以縮短達産期。三年生輕基質容器苗苗高需≥60cm,地徑需≥0.8cm,分枝合理。基質要求配方科學,容器口徑應不小于18cm,所育苗木要求根團完整,側根須根發達并與基質緊密結合,生長健壯,無檢疫對象。用容器苗造林在栽植時,操作要細緻,苗木要直立,位于坑中央。回填土要從容器周邊向容器方向四周橫向壓實,使土壤與容器緊密結合,切不可向下擠壓容器。容器苗栽植千萬注意:培土先從四周向中間培土橫向用力擠緊,切忌一邊用手提苗,一邊用腳重踩。
來源:袁州油茶,僅供參考,若有侵權望聯系删除!雲衆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衆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