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曉榮)繼湊湊、小龍坎、巴奴等火鍋企業推出茶飲之後,海底撈也坐不住了,上線了多款奶茶、鮮果飲等多款飲品,這也是其在自有飲品領域的第二次嘗試,之前還曾推出乳酸菌飲料,并進行升級。
其實,“火鍋 茶飲”已不是新鮮事,新茶飲市場的火爆也給了傳統火鍋餐企掘金茶飲市場、嘗試做獨立品牌的信心,此次海底撈推茶飲有何考慮?與其他火鍋企業的茶飲有何不同?未來又是否會成立獨立的茶飲品牌呢?
海底撈推4款飲品
近日,有消費者稱,海底撈也推出了茶飲,在多家門店都可以買到。6月10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海底撈中駿世界城店,該門店共有3款現制飲品,分别為鳳梨百香果茶、鮮奶茶、茉莉奶綠,其中奶茶為紙杯裝,鮮果茶為塑料杯裝,即使不進去吃火鍋,也可以點一杯奶茶帶走。
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不過,當天該門店并不能購買鮮奶茶,服務員稱“這款現在還沒上。”根據服務員的說法,茶飲産品上線不久,還處于試點階段,并非所有門店都有,之後可能會推出一些新品。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海底撈現制飲品的價格均為12元/杯,價格與湊湊的手搖茶、巴奴火鍋的鮮榨果汁相比便宜不少,但産品種類有限、包裝也相對粗糙。此外,與海底撈中駿世界城(智慧門店)内火鍋口味可自選辣度和鹽味等不同,茶飲産品不能自選甜度和溫度等,無法進行個性化選擇。
那麼,海底撈目前一共有多少種自制飲品?之後是否會增加新的品類?未來又有什麼發展規劃呢?對此,海底撈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今年4月推出茶飲,一共有茉莉奶綠、錫蘭奶茶、鳳梨百香果茶、金桔茉莉茶四款,目前在48個城市部分門店銷售,其中北京地區有26家店在售。對于未來的新産品和體驗感,海底撈方面稱,會繼續在奶茶、水果茶兩個品類上拓展新品,并結合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做改進和完善。但茶飲的定位和未來是否會推出獨立的茶飲品牌,海底撈方面則表示目前仍處于試點階段,并未給出明确回應。
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其實,這并非海底撈第一次試水自有飲品,2017年海底撈推出了自有品牌啤酒,2018年則推出乳酸菌飲品“火鍋伴飲”,此後,海底撈對上述乳酸菌産品進行了外包裝上的升級,更方便消費者攜帶。
拓新品類謀利潤增長點
2018年全年,海底撈實現收入169.69億元,利潤為16.49億元,其中,餐廳經營收入為海底撈的重要收入來源,貢獻收入比例為97.2%。對于海底撈而言,目前茶飲仍在進一步探索階段。但可以明确的是,靠餐廳營收撐起業績的海底撈,目前正在探索多元化發展方向。
今年3月底,海底撈以2.04億元購買了其關聯公司北京優鼎優的全部股權,根據海底撈發布的公告,目标集團(優鼎優)的業務能夠為集團業務提供協同效應,并符合集團的戰略方向及發展計劃。海底撈方面稱,作為集團整體增長策略的一部分,集團計劃在橫向領域收購優質資源,增強其市場地位和競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一直想要切入外賣市場。2010年,海底撈“Hi撈送”推出火鍋外賣業務,該項業務營收由2017年2.19億元升至2018年3.24億元,但受制于消費場景、消費習慣等因素,海底撈外賣業務所占比重仍然很低。而相對于火鍋,冒菜是适合外賣的品類,北京優鼎優成立于2012年7月30日,主營業務是“U鼎”品牌的連鎖冒菜餐廳,截至2018年底有餐廳45家,同時該公司還投資了海盜蝦飯等快餐品牌,此次海底撈回收U鼎冒菜也被認為是其多元化發展的進一步嘗試。
此外,去年6月,海底撈在北京試水燒烤外賣業務,海底撈提供電烤爐,不會産生油煙,消費者可自行燒烤,外賣小哥還可以手把手教燒烤絕技,僅上線10天便暫停。當時,就暫停原因,海底撈Hi撈送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為“内部業務調整”。而此次的茶飲探索,也是在擴充品類、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方面做的新嘗試。
餐飲企業掘金茶飲市場
嫁接茶飲幾乎已成為火鍋企業的共識,呷哺呷哺、小龍坎、巴奴火鍋等均推出了自有飲品,其中呷哺呷哺和小龍坎還推出了茶飲品牌,設獨立門店與茶飲企業“正面剛”。
最受關注的就是呷哺呷哺的手搖茶,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副品牌湊湊,引入台式手搖茶,以“茶飲 火鍋”的模式入局中高端火鍋市場,與呷哺呷哺本身快餐式小火鍋差異化定位。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在湊湊的門店中,茶飲的銷售平均占比為18%,在夏秋季則會提升至22%,不少門店還專門做了茶飲吧台,供消費者外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湊湊的茶飲已全面複制到呷哺呷哺門店,約25元/杯的茶飲能有效幫助客單低消費的呷哺呷哺提升客單價。此外,呷哺呷哺還推出了新品牌茶米茶,專門銷售茶飲和台灣小吃。
去年,小龍坎的母公司四川仁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茶飲品牌“龍小茶”,是一家獨立于小龍坎的單獨門店,首店開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包含奶茶、乳酸菌、鮮果茶等多個品類。當時,龍小茶項目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其特色是“中茶西做”,即用西式的方式做中式茶飲,産品定價為13元左右的中低價位。
此外,火鍋之外的其他中餐企業也對茶飲市場表現出了很大興趣。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旺順閣代理了名為嚮茶的台灣珍珠奶茶品牌,在旺順閣門店試水,等到模式成熟後将會單獨開設門店;而新辣道旗下也有自身的港式奶茶品牌米芝蓮;2016年,黃記煌也已經完成對香港老牌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的全資收購......
為什麼餐飲企業這麼鐘愛茶飲,紛紛向茶飲行業發力呢?茶飲市場低門檻、高毛利,是很多人眼裡的好生意,再加上近兩年資本的助推,茶飲市場火熱。
美團點評2018年年底發布的《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茶飲市場全面爆發,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内增長74%,新增長主要來自消費者對常規飲料的替代和消費群體對“健康茶飲”的需求。随着消費升級、市場下沉,現制飲品業未來在二、三線城市擁有巨大市場空間。
而在資本市場上,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式茶飲踏入融資快車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茶飲品牌融資已有數十起,總額超過13億元。
此外,準入門檻低、毛利率較高也是餐飲企業布局這一市場的重要原因。之前,新京報記者曾以加盟商身份詢問多個茶飲品牌,以“清沫茶顔”為例,加盟費最低為7萬元,總投資14萬元-15萬元即可開店,毛利率高達80%,3-6個月就可基本回本。不過,由于準入門檻低、标準待規範等因素,現制奶茶行業淘汰率也較高。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5年下半年起飲品店關店數量逐漸增加;2017年飲品店新開店與關店數量持平,均為18萬家,海底撈的茶飲産品能否做出差異化,在茶飲市場中分一杯羹還需市場檢驗。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校對 陸愛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