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習俗,文化的發展,對于女性的稱呼有了許多的改變。延伸常見的中性及褒義稱謂,包括不限于:婦女,女生,女孩,小姐,女神,小姐姐,姑娘,仙女,美女,丫頭,妹妹……
1,在此之前有必要先普及一下,婦女是一個很中性化的詞語。司法設定上,凡14歲以上皆為婦女。而婦女二字也可以作為組合詞,即女者,指未婚女子。婦者,指已婚女子,故婦女泛指女性。隻是中華文字,表意性太強,人們能發掘更多意境、含義,随着習俗、文化、市場營銷等多層推動。現在年輕女性多讨厭這個詞語。
即使這個詞語屬于标準中性詞,婦女節這個節日也是彙集無數前任心血與努力而被人銘記,呼籲人們正視女性正當權利,關愛女性。但受限太過書面和印象化,卻也不适合廣泛稱呼。
2,女生,除了在學校這種特殊區域,現在更像是一個性别特定詞,基本約等于女性。
其最早含義大概算是女性學生,可再進一步引申為女孩。此外喜劇角色中“生旦醜末淨”角色,生泛指年輕人,女生便指戲曲中年輕女性。
現在常用詞意,最早應該由港台一帶傳來,女生代指年輕适齡女性。演變至今,大概已适用于一切能看到此稱謂的女性。
3,女孩,原意近似于女生,兩者主題對象也多有重疊。随着女生使用範圍普及,女孩也是如此。
但這個詞仍更偏低齡一些,甚至喚起人淺淺的保護欲。如情侶愛稱便可以“我的女孩”作為備注,浪漫而有責任感。單想要特定表述本意,現往往要加一個小字,以小女孩表示。但作為近義詞的小女生,可能就沒這麼強烈感情了,可能更像是小女人的意思。
4,小姐這個詞最早還和現在不一樣,更多偏指大家閨秀。現在,emmmm,有點特殊含義了,不再多提……
為了突出該詞的原有意味,引入疊詞——小姐姐。疊詞引用也更親民,褪去豪門千金的色彩,更多代指年輕女性。随着二刺猿,街頭小視頻文化興起,這個詞的熱度也逐漸升高,這些文化主流載體的年輕女性似乎也都符合應用範圍。
5,仙女和女神,這兩個詞最早都是女性神祇。到今日都可代指女性,大概就是所謂——略帶仙氣。
但代指對象又有一定差别,仙女常常加上前綴:小,組成小仙女一詞。這裡的含義就更像英文fairy,小精靈,小仙女,更有靈性和年輕感。
而女神常常更像白月光,多偏向那些氣質、容貌出衆的女性。某種程度上可以上升為感情寄托,思想信仰的角度。如我們常常稱謂赫本,就會加上“女神”這個前綴。
6,姑娘是我最喜歡的稱呼,早些年我常對意中人喚以此稱。在女性稱謂被開發到無可附加的今日,覺得這個詞樸質,不豔俗又多了一絲親切和清澈。很容易聯想到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裡的翠翠。
但不能否認,這個詞可能會略顯老土吧?同時在南方某些地區文化,姑娘可能意味妻子的意思。用起來,可能也并非那麼方便。但在年齡偏大者,使用這個詞就顯得格外親切。
7,美女的含義在經《唐伯虎點秋香》一番闡述之後,确實一定程度成為了性别指代詞,至少商場銷售已經很少喊人先生,女士了,幾乎皆以“美女,帥哥”來替代性别。
我在和女性朋友聊天時,便用“小美女”這個詞。一方面歲數普遍較小,另一面将這個近乎臉譜化的主流詞區别開來。
8,女人,女子皆指代女性,前者和男人一樣,是一種完全中性的生物學詞語。現在唐突用來,甚至會顯不太禮貌,年輕女性厭惡程度可能僅次于婦女吧。
女子更像一種書面用語了,在古代以及上一代文學家的作品裡,常用此語。
至于其它稱謂,特殊愛稱更是不勝枚舉。我始終想不太明白,關于女性詞語的發展和演變為什麼空前的繁雜。以至于詞性,色彩,都産生巨大變化,無意之間都會産生冒犯。
諸如婦女節,也要換成女神,女王等稱謂。到頭來背後大多是商家的推波助瀾。
我想,大概對于這些本就中性的詞語,沒必要細分如此嚴重,關于節日稱謂也無需谄媚。恰如女性角色一樣,無需壓制與刻意提升,我們要做的隻是尊重禮儀的基礎上,平視這個性别。
這些照片大都來源于親朋生活、工作照,我覺得可能會更有煙火氣息吧。感謝王V同學,11,小喬同學,蘇小姐,劉艾拉,網友和我麻麻的素材提供。
希望你們不論年齡高矮胖瘦美醜,願你獨立平等驕傲自由。祝大家節日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