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08 18:03:51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

日前,民政部最新發布的《202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764.3萬對,比上年下降6.1%;結婚率為5.4‰,比上年下降0.4個千分點。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婚育觀念也逐漸改變,與戀愛時的風花雪月不同,情侶步入婚姻殿堂,難免要面對諸多現實問題。有人推遲了結婚生子的計劃,有人選擇“不婚”或“丁克”的生活方式,也有人選擇脫離“圍城”恢複單身。

大衆對婚姻的态度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用單純的年齡數字框定自己的人生。對個人來說,婚姻是件人生大事;社會層面而言,個人婚姻選擇的變化也會帶來諸多連鎖效應。 更多的年輕人不再急着結婚,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又隐藏着什麼樣的問題?為初步了解身邊圈子大家的婚戀觀和婚姻狀态,我們通過MedSPSS問卷服務模塊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共回收174份有效問卷,并采用MedSPSS數據分析模塊做個簡單的問卷分析。

問卷主要分為量表型問卷和非量表型問卷,我們本次收集的“婚姻及婚姻觀念調查問卷”為非量表型問卷,該問卷主要以普通的單選和多選為主,這類問卷題目的分析一般較為繁瑣,很多數據分析初學者在做這類問卷分析時,經常不知如何着手。針對本問卷,我們分别基于未婚人士、已婚人士和離婚人士所涉及的問卷題目,厘清要研究的問題,選擇合适的分析方法,整理出如下圖所示的分析思路,以便于問卷分析初學者借鑒學習。以下我們将選取分析思路示意圖中部分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簡單的分析示例。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2

1.受訪者畫像分析

受訪者畫像分析,主要對收集來的數據樣本進行個人基本情況的頻數分析,包括受訪者的性别、年齡、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的分布情況等,我們采用描述性分析進行受訪者畫像分析。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3

本次回收的174份有效問卷裡參與本次調研的女性占比71.26%,男性占比28.74%;從年齡段來看,40.23%的人在31-40歲區間,其次為20-30歲區間,占比36.78%,41-60歲人群占比為21.84%,60歲以上人群占比最低。受調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本科學曆的占比48.28%,其次為大專,占比19.54%,研究生及以上人群為16.09%。本次調研中,已婚參與者達到了63.22%,未婚參與者占比28.74%,離異和離婚後再婚的人群比例較低。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4

2.未婚人群

2.1 未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未婚原因為多選題型,我們采用帕累托圖進行分析,該圖可根據未婚原因發生頻率的大小排序進行繪制,用來反映各原因累計的占比情況,通過該圖形可找出未婚最重要的原因。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5

通過分析可以看到,有6項未婚原因的累積加和占比達到了80%,主要是“緣分未到,未有合适對象”、“結婚成本太高”、“對未來不确定性的恐懼”、“先以事業為重”、“害怕婚姻責任及結婚後喪失自由”和“生活的壓力太大”,其中,前3項(“緣分未到,未有合适對象”、“結婚成本太高”、“對未來不确定性的恐懼”)的累積占比就達到了50%,這是該批受訪者未婚的重要的原因。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6

2.2 何時結婚?

打算何時結婚?什麼樣的人群又傾向于不婚?不同的未婚人群,針對婚姻的期許也存在不同。針對未婚人群,我們将其年齡劃分成“30歲及以下”和“30歲以上”,通過交叉卡方分析不同“年齡”與“結婚計劃”之間的差異關系。同時,我們針對“文化程度”和“結婚計劃”也做了相似的分析。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7

通過交叉卡方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對于“結婚計劃”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

30歲以上人群中,較多的人選擇“在1-2年内結婚”,其次選擇“在3-4年内結婚”,超過了“較長時間不打算結婚”和”無婚姻計劃”的人群分布。說明超過30歲,結婚還是在大部分人的計劃中的。而30歲及以下人群,則較多的選擇“在3-4年内結婚”,也有一些人選擇“不婚主義”。從文化程度來看,大專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更傾向于“不婚主義”或尚未考慮清楚自己是否要結婚。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8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9

3.已婚人群

3.1 認識現任伴侶的方式

要想結婚,首先得有心儀的結婚對象。随着社交平台的多樣化,年輕人認識彼此的途徑比過去更多了。哪些相識方式更靠譜,成婚可能性更高呢?我們可以從當前的已婚人群中探知一二。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0

通過條形圖分析顯示,40%的已婚者是通過“親友介紹”認識現任伴侶,27.27%是通過“朋友、同學“渠道認識現任伴侶,20%表示是在工作中接觸認識,隻有5.45%是通過社交平台,如QQ和微信認識對方。這說明在當代,傳統的認識渠道仍為主流,要想結識對象,依靠傳統的方式或許成功率更高。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1

3.2 結婚原因

未婚人群未婚的原因主要為“緣分未到,未有合适對象”和“結婚成本太高”,那已婚人群又主要因什麼而結婚呢?除了可以用頻數和常規的圖表分析之外,還可以用矩陣樹圖(每個矩形的面積代表了各原因在整體中的比重)來進行分析。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2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人,然後順利地走進婚姻,隻是願望和現實之間充滿了各種懸念。根據矩陣數圖的分析結果來看,“因為愛情”是多數已婚人群選擇結婚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愛情,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年齡大了”、“談戀愛太久了”、“家人催促”而步入婚姻。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3

3.3 對待婚姻危機的方式

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對待婚姻危機時的處理方式有什麼不同?我們采用多重對應分析法來分析年齡、文化程度、婚姻處理方式之間的關聯。(多重對應分析法是一種對應多個分類變量關聯關系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圖形化分析和呈現的方式,其不用涉及到假設檢驗,不用得到确切的統計結論,但是結果較為直觀,對結果的解釋也更加容易。)

未婚人士婚姻問卷(婚姻問卷數據分析)14

從多重對應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程度為“高中”的人群,在婚姻快走到盡頭時,傾向于“因孩子而選擇不離婚”;文化程度為“大專”的,當婚姻快走到盡頭時,則是傾向于想辦法“挽救婚姻”;“20-30歲”的人群,即使不願離婚,無法挽回時還是會選擇離婚。

美國社會學家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一書中曾描繪這樣的場景:“對于那些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充滿抱負的年輕專業人士而言,二三十歲确實不是結婚成家的好時機。相反,這是投身學校和工作的最佳時機,并希冀能因此有所作為”。

如今,中國有超過5800萬人過着“一個人的生活”,其中20至39歲的獨居青年達2000萬。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獨處變為一種常态。他們受教育程度高,獨立性強,在婚戀問題上甯缺毋濫,不願将就,一定要“确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三觀、性格、外表、經濟條件和學曆水平都是尋找人生伴侶時考慮的因素。三觀一緻是幸福婚姻的保障嗎?什麼才是成就幸福婚姻的必要條件呢?後面我們将分享不同婚姻狀态人群的婚姻觀,看看大家是如何理解和看待這些問題。

本期内容就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