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三批次是什麼意思?
以南甯市為例子,中考的錄取工作分三批次進行。成績從高到底錄取,重點高中先錄取,然後再到普通高中。
第一批次錄取學校:南甯二中、南甯三中青山校區、南甯三中五象校區;
第二批次錄取學校:南甯一中、南甯八中、南甯外國語、十四中、沛鴻、二十六中、三十三中、三十六中、邕甯高中、西大附中(民辦)、英華學校(民辦)。
第三批次錄取學校:南甯市第四中學(五象鳳凰校區)、南甯市第五中學、南甯市第九中學等三十三所普通高中。
每批次錄取時間為一天,當天就會出結果。如有考生未被高中錄取,還可參加市一職、市三職、市四職、市六職、市衛生學院、廣西南甯技師學院的錄取。值得注意的是:隻有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公辦學校才可以定向招生(分配指令性定向名額)
2020年中考錄取時間具體安排(2020年疫情原因推遲中考及錄取)
每年中考錄取都會成為社會的一個焦點。無論你參不參與你都會在那幾天接收到無數的中考信息。但對于很多孩子尚小的家長來說,就有很多東西看不懂、很陌生。所以今天升學君就來和大家說說中考錄取的事。
中考真的可以撿漏嗎?
是的,真的會有撿漏的現象。這不是升學君個人臆測,而是确有其事。不信的話請大家看看這兩張圖片。
南甯三中青山校區指導性名額錄取最後幾名
南甯三中五象校區指導性名額錄取最後幾名錄取情況
南甯的家長都知道三中的青山校區要比五象校區要好,約定成俗的稱呼青山校區為三中本部。而曆年的各項招生指标的錄取分數線都要比五象校區要高。但今年卻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三中青山校區的指導性名額錄取的最後7名考生成績比五象三中指導性名額錄取的最後一名的成績還低。所以大家都說這7名考生是撿漏成功了。
許多家長也許會郁悶,中考不是應該公平公正以成績高低為依據去錄取的嗎?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以具體的錄取流程又是怎麼樣的呢?
私聊升學君獲取2020年各校定向指标分配表
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這個流程
了解了具體的錄取流程後可能大家還會有一個疑問:現在成績都是按照等級劃分了,同樣是總分A ,怎麼判斷誰的排名高一些呢?
其實很簡單, 考試總成績(即筆試各科成績總和)分為八個等級,由高到低大緻為:A (約占5%)、A(約占9%)、B (約占19%)、B(約占21%)、C (約占19%)、C(約占15%)、D(約占8%)、E(約占4%)。總分等級高的要比總分等級低的排名要靠前。
其次筆試各科成績劃分為八個等級,原則上按考生考試人數劃比例,即由高到低大緻為:A (約占5%)、A(約占10%)、B (約占15%)、B(約占20%)、C (約占20%)、C(約占15%)、D(約占10%)、E(約占5%)。總分等級一樣,就比較最高等級的科目數,誰的A 多誰就排名靠前。如果A 數一樣或都沒有A 科目呢?那就比較A的科目,以此類推...
如果總分等級和各科成績組合完全一樣呢?則單科等級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比較的先後順序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和曆史。
舉例子:
A生成績組合:(語文A+、數學A+、英語A+、物理A、化學A、德政史B+)
B生成績組合:(語文A 、數學B 、英語A 、物理A、化學A 、德政史A)
C生成績組合:(語文A+、數學A+、英語A+、物理A、化學B+、德政史A)
我們比較A和B生,先一科一科按先後順序比較過去,發現AB考生語文等級一樣,但A生數學比B高,所以A排名在B前面;我們比較A和C生,前面三科等級一樣,到第5順位科目化學時,A比C高,所以A生排名在C生前面。所以三個考生的排名時是A>C>B。
所以學好語文在中考中的優勢還是蠻大的。最後回到之前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撿漏現象呢?
因為中考志願的報名系統在時間未截止前(下午四點前)考生是可以更改自己志願的。對于那些成績比較靠前的考生,隻要下午四點前進入報名系統填報就可以了。
但對于那些分數臨界的考生就不同了,因為成績好的考生的進入會擠掉自己的排名,從而讓自己跌出被錄取的範圍。所以很多這樣的考生會在最後的時間裡評估自己是否穩妥被三中青山校區錄取,如果不穩,就會退而求其次修改志願報名三中五象校區從而被穩穩錄取。
但這些考生的退出卻恰恰是一些分數較低想搏一搏重點高中的考生的機會。所以才會出現撿漏的現象。
總的來說要想撿漏成功一個是要有一定的運氣助力,二是要有一定的分數做基礎,不然連最低線都沒達到也是填不了志願的。
我是升學君,專注南甯升學。關注我,升學路上不迷茫!,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