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艾德叔叔原創,歡迎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前段時間艾德叔叔發了一篇文章:《為寶寶買鞋子時你所不知道的誤區,可能會害了孩子》
很多媽媽都在留言和後台反映說不知道如何挑選合适的鞋子。希望艾德叔叔給些建議。
的确,孩子穿鞋有講究,穿鞋不當不僅影響孩子腳部發育,還不利于身體健康。今天,艾德叔叔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孩子穿鞋不當的害處、媽媽們如何辨别孩子的鞋是否合腳,以及媽媽們如何更好的為孩子挑選合适的鞋。
目前,孩子的穿鞋現狀
據一項來自英國的調查顯示,91%的兒童穿鞋不當,有89%的成人對寶寶穿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隻有6%的父母在給自己寶寶買鞋前仔細察看過寶寶的腳型,有23%的父母根本不做這些事,另有23%的父母隻有在發現寶寶因穿鞋不當而出現問題時才開始做出補救措施。
格拉斯哥加裡多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83%的5歲小學生穿的鞋偏小。
孩子穿鞋不當,會有哪些危害?
穿鞋不當主要與這幾個因素有關:鞋型不合适、過緊,内在的風險因素以及腳部發育情況等。
孩子穿鞋不當,主要有以下危害:
1. 影響腳部發育
孩子的腳不同于大人的腳,無論是結構上還是功能上。寶寶的腳正在發育過程中,十分的嬌嫩,腳部主要靠軟骨支撐,軟骨較脆弱,這種脆弱性使得兒童穿鞋安全顯得十分重要。如果穿鞋不當,很容易造成腳部畸形。
2. 增加扁平足的可能
扁平足,就是足底扁平,扁平足的本質是腳内側的縱弓的各種病變引起的腳弓下榻。
一般孩子的足弓在4-6歲行程,如果孩子穿的鞋子沒有足弓撐托,就會大大增加患上扁平足的可能。
另外,孩子穿不适合的鞋子以及不良的穿鞋姿勢也有可能加劇扁平足的惡化,變成平足症(扁平足,并且有疼痛等症狀,稱為平足症)。
扁平足雖然不是病,隻是足弓有些平,對年幼的孩子沒有太大影響,但到了中青年階段或者較胖的時候就有可能會有不适,嚴重的可能影響一生。
小提示:
簡易辨别扁平足的方法:采用足印分析法,正常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低于14mm為扁平足,高于18mm為高弓足,如下圖所示:
3、 導緻甲溝炎
孩子的腳部還在發育過程,十分脆弱,如果鞋子過小,會加劇腳趾甲與周圍軟組織的反複摩擦,造成甲溝的隐形損傷,嚴重的會導緻甲溝炎。
4.造成畸形足
雖然鞋子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腳部的發育,但是如果穿鞋不當必然會使腳部畸形。
鞋子過小,會導緻:
(1)、母趾外翻:
大母趾向外斜并且緊靠第2個腳趾
(2)、鐵錘趾:
由于鞋子過小,沒有空間,較長的腳趾長期彎曲導緻的症狀。主要表現在孩子近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
(3)、槌趾:
較長的腳趾長期無法伸展導緻彎曲的症狀,但主要表現在孩子遠端趾間的關節彎曲變形
(4)、小趾卷曲:
第四or第五個腳趾向内卷曲在其他腳趾之下
(5)、爪狀趾:
穿高鞋的女童腳上有,一般孩子較少見
(6)、趾囊腫滑囊炎:
在掌趾關節外側摩擦,造成關節囊發炎、增生結節,産生紅腫疼痛或關節突起變形、叠趾等
鞋子過大,易引起足内翻或者足外翻畸形發育,還有可能影響孩子以後走路的姿勢。
5、 影響食欲
日本醫學專家發現,孩子穿太緊的鞋,腳容易被束縛,阻礙身體的新城代謝和血液循環,進入影響食欲,有可能讓孩子出現挑食或者厭食的狀況。
如何辨别孩子的鞋合不合腳?
孩子的鞋子一般以媽媽的寶寶鞋子的适合尺寸是以媽媽的一根手指頭能塞進去為準。
1、 腳上有繭子說明鞋不合适
媽媽們要時不時檢查一下孩子的腳,看看腳趾頭和腳後跟有沒有磨成紅色或者磨損,看看腳的皮膚有沒有老繭,說明鞋子不合适。
2、 通過走路觀察腳
孩子走路姿勢不正确,内八或者外八,鞋的磨損不正常,都有可能是鞋子不合适造成的。
3、 換鞋的頻率
孩子的腳不像大人的腳那麼敏感,所以媽媽們每三、四個月時間就需要檢查孩子的腳,及時的更換鞋,有些孩子腳部的發育較快,檢查的時間就要更短。
好了,
重點來了!
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适的鞋子?
一、首先,童鞋挑選三大原則
1、 安全第一:防止有害物質
有些鞋子在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六價鉻、苯等有害物質,六價鉻對肝腎造成損害,能導緻視網膜出血,視神經萎縮等;世界衛生組織将苯評委緻癌物。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鞋子的時候需要挑選環保型高、安全性好的鞋,讓孩子遠離這些有害物質。
2、 功能性強:
鞋跟:鞋跟要硬質,用手按壓鞋跟後部,兩側保持不跨即可。
鞋頭:腳趾需要有空間靈活,但鞋頭不宜過于彎曲。
鞋底:要有鈎心,支撐足部中間位置。購買鞋子是可以将鞋子兩頭彎曲,如果中間是軟的,說明這類鞋子沒有鈎心,不能再走路時托起足弓,容易導緻扁平足。
3、 大小合适:合腳的才是最好的!
購買鞋子,需要合适孩子雙腳才是最好。請定期幫孩子測量腳的大小,最好購買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 去試穿。
二、如何精确給孩子量腳的尺寸?
這個方法很多媽媽都不知道,艾德叔叔普及以下: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準确的測量寶寶的腳。
首先,你需要一張紙,一支鉛筆或鋼筆和一個卷尺或直尺。
第二,最好把紙張貼在地上,确保它不會移動。然後讓寶寶站到紙張上面。
第三,在寶寶的大拇指處做一個标記橫線
第四,在寶寶的腳後跟處再畫一條橫線,不過要确保寶寶的腳還在同一個位置沒有移動。
第五,當寶寶腳移開的時候,你就可以用卷尺測量一下兩條線中間的距離,就可以得到寶寶腳的準确大小。
這樣下次去買鞋的時候,就可以拿着這個測量數據去挑選了。如果寶寶的腳長大了還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測量。
下面是腳的大小和英國、歐洲、美國鞋子的Size對照表,買鞋的時候可以對照一下:
(點擊可看大圖)
三、鞋子需要怎麼選?
1、 隻會爬的孩子
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OFAS)的資料顯示:隻會爬的孩子不需要穿鞋,他們隻是在冷天需要溫暖而寬松的襪子來保暖腳部或不會過緊的學步鞋。
注意襪子内部不可有長線頭,以免纏住孩子的腳趾。學步鞋應該注重靈活性而不是支撐力,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鞋子形狀要符合孩子的腳型。在有保護的環境,如室内,孩子可以赤腳走。
孩子的腳長得快,每個三四個月就要換一雙新鞋。大多數16月齡以下的孩子的腳長會每兩個月增加1.2 cm以上;16-24月齡則每三個月長1.2 cm;24-36月齡每四個月長1.2 cm;3歲以上每4-6個月長1.2 cm。
買鞋時要注意鞋子的長度、寬度和深度。鞋頭要足夠高,要确保鞋子的頂部不會壓迫孩子的腳趾或腳趾甲。圓頭的鞋可以給腳趾更多活動空間。記住:鞋子一開始就應該是舒服的,别聽有些店員胡說什麼“穿穿就撐大了”,穿穿鞋子是撐大了,可孩子的腳就變形了。
2、 1-2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基本上會走路了,但是不穩,小腳丫的骨頭還很軟。這時需要選擇軟硬要适中,要透氣,防滑、簡潔大方的鞋,選鞋的時候不要選的很大,這樣才能很好的保護寶寶的腳。
3、3-4歲
這個年齡段孩子超好動,不要給孩子買洞洞鞋、露腳趾的涼鞋,很容易這裡磕傷碰傷。根據孩子發育的不同,可以買軟硬适中、透氣的鞋子。皮鞋也是一款不錯的選擇。
4、5-9歲
學齡兒童的鞋子還是舒适、透氣為主,皮鞋、布鞋、球鞋運動鞋都可以穿。選擇鞋時,需要觸摸試探鞋的彈性、穩定性和保護性,要特别注意鞋頭和鞋後跟部的支撐與防護。鞋子的材料具有呼吸性并具有良好的吸濕排汗功能,保持鞋内幹爽。牛津鞋、小淺口鞋等都是學生裝的最好搭配。
5、10-15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盡管腳骨骼長度已于常人相近,基本停止生長,但骨骼化融合、關節發育還在繼續,但仍處于脆弱的生長期。并且此時體重和運動的急劇增加,給腳帶來更大的壓力,這是需要鍛煉形成堅韌的足肌,并加強跟骨的保護。
所以買鞋,減震、吸濕排汗是關鍵,運動鞋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運動鞋需要注意鞋的材質,盡量不要選擇不透氣的合成革,塑料幫面,内底吸濕性要好,與腳接觸面最好是天然皮脂或者純棉布制。
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家長最為重視的責任。一雙好的兒童鞋,能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本文部分内容參考由科普專家@火爸朱劍笛 編譯,資料來自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OFA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