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

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9:36:38

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中國人崇尚孝道,講究“慎終追遠”“永言孝思”,也不能忘卻故去的親人,也要有專屬他們的三個節日: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清明節給先人掃墓;七月十五中元節放河燈、燒包袱,僧寺建盂蘭盆會超度亡靈十月初一給故去的先人“送寒衣”給逝者送寒衣,是生者由自己的需求而推及先人的 十月初一,古人稱為“始裘日”《禮記》:十月朔日“天子始裘”——天子從這天開始穿獸皮制的衣服所以陸遊《立冬日作》:“方過授衣月,又逢始裘天”陸遊詩中說的授衣月指九月詩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冷風來了,天寒地凍了,沒有禦寒衣服,這一年怎麼過? 關于授衣的解釋有兩個,一個是“置備”:“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九月天氣轉涼,婦女已經把布織好,可以将做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去完成了 一個是“授予”:據吳自牧《夢粱錄·十月》記載,宋朝皇帝在這一天賜大臣錦衣以禦寒,謂之“授衣”——“朔日朝,廷賜宰執以下錦,名曰‘授衣’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後世多采用後一解釋,将十月初一稱為“授衣日”北宋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将校禁衛以上,并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将校皆賜錦袍”此說非常合乎情理:既然皇帝怕冷開始穿獸皮制作的冬裝,豈能不顧他的文武百官以及守衛疆土的三軍将士?《周禮·天官·司裘》記載:“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就是說,在冬季到來之前,主管的官員(司裘)便為天子準備好了皮衣,以備天子賞賜給大臣們禦寒 中國人講孝道,陽世的人穿上冬衣了,自然不能忘記另一個世界的先人呀,他們也需要添置衣服、禦寒過冬呀!于是,便把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稱為“寒衣節”諺雲:“十月一,送寒衣” 這個風俗當然是基于一種迷信,但是由來已久,或可追溯到周代《禮記》中有孟冬之月“賞死事、恤孤寡”和“臘先祖”的記載孟冬,即初冬死事,指為國事而死者“賞死事、恤孤寡”,意思是褒獎為國捐軀的烈士,并撫恤他們的家人;同時,還要舉行祭奠祖先的儀式 祭奠死者、為已逝先人寄送寒衣的風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市上就有賣冥衣、靴鞋、席帽、衣緞的,供人們在十月初一燒用十月一日這天,官員百姓都像清明節一樣出城上墳掃墓 居住在元大都的漢人同樣流行着“寒衣節”的風俗《析津志·歲紀》載,十月初一是時令的“送寒衣節”大都城的百姓祭奠先人、上墳掃墓,叫做“掃黃葉”“此一月行追遠之禮甚厚時思風俗,人倫之重者也”追遠,意思是祖先雖然遠逝,仍須依禮追祭;祭,是為了“盡其敬”元人有詩雲:“十月天都掃黃葉,酒漿出城相雜還,爇送寒衣單共夾愁盈頰,追思淚雨灰飛蝶” 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明代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明末人陸啟法(1590年至1648年)所著的《北京歲華記》中記載:“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骨朵,是古代一種兵器,形狀如蒜頭,用金屬或硬木制成,安在長柄之首所謂“豆泥骨朵”,有人解釋為就是豆沙包,可備一說不過,農曆十月初一用豆沙包來祭奠先人,不知有何說道,這風俗到清代似已失傳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記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于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冥楮,即供“陰間”花用的紙錢北京人這風俗沿襲至今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給冥間的親人燒紙錢、送寒衣自然是出于一種迷信然而,“死去原知萬事空”燒“寒衣紙”的人們未必都相信幽冥之中有“陰間”的存在,未必相信死去的人還需要穿冬衣禦寒送寒衣、燒紙錢不過是個形式,其意義在于表達緬懷之情,寄托對先人的思念但是在環境意識日益增長的今天,燒紙的形式會增加環境污染,畢竟是一種陋俗人們需要用一種新的追思先人的方式,來取代燒“寒衣紙”的形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十月初一要為逝者送寒衣)1

十月初一給已故老人送寒衣

中國人崇尚孝道,講究“慎終追遠”“永言孝思”,也不能忘卻故去的親人,也要有專屬他們的三個節日: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清明節給先人掃墓;七月十五中元節放河燈、燒包袱,僧寺建盂蘭盆會超度亡靈。十月初一給故去的先人“送寒衣”。給逝者送寒衣,是生者由自己的需求而推及先人的。 十月初一,古人稱為“始裘日”。《禮記》:十月朔日“天子始裘”——天子從這天開始穿獸皮制的衣服。所以陸遊《立冬日作》:“方過授衣月,又逢始裘天。”陸遊詩中說的授衣月指九月。詩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冷風來了,天寒地凍了,沒有禦寒衣服,這一年怎麼過? 關于授衣的解釋有兩個,一個是“置備”:“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九月天氣轉涼,婦女已經把布織好,可以将做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去完成了。 一個是“授予”:據吳自牧《夢粱錄·十月》記載,宋朝皇帝在這一天賜大臣錦衣以禦寒,謂之“授衣”——“朔日朝,廷賜宰執以下錦,名曰‘授衣’。其賜錦花色依品從給賜。”後世多采用後一解釋,将十月初一稱為“授衣日”。北宋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将校禁衛以上,并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将校皆賜錦袍。”此說非常合乎情理:既然皇帝怕冷開始穿獸皮制作的冬裝,豈能不顧他的文武百官以及守衛疆土的三軍将士?《周禮·天官·司裘》記載:“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就是說,在冬季到來之前,主管的官員(司裘)便為天子準備好了皮衣,以備天子賞賜給大臣們禦寒。 中國人講孝道,陽世的人穿上冬衣了,自然不能忘記另一個世界的先人呀,他們也需要添置衣服、禦寒過冬呀!于是,便把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稱為“寒衣節”。諺雲:“十月一,送寒衣。” 這個風俗當然是基于一種迷信,但是由來已久,或可追溯到周代。《禮記》中有孟冬之月“賞死事、恤孤寡”和“臘先祖”的記載。孟冬,即初冬。死事,指為國事而死者。“賞死事、恤孤寡”,意思是褒獎為國捐軀的烈士,并撫恤他們的家人;同時,還要舉行祭奠祖先的儀式。 祭奠死者、為已逝先人寄送寒衣的風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市上就有賣冥衣、靴鞋、席帽、衣緞的,供人們在十月初一燒用。十月一日這天,官員百姓都像清明節一樣出城上墳掃墓。 居住在元大都的漢人同樣流行着“寒衣節”的風俗。《析津志·歲紀》載,十月初一是時令的“送寒衣節”。大都城的百姓祭奠先人、上墳掃墓,叫做“掃黃葉”。“此一月行追遠之禮甚厚。時思風俗,人倫之重者也。”追遠,意思是祖先雖然遠逝,仍須依禮追祭;祭,是為了“盡其敬”。元人有詩雲:“十月天都掃黃葉,酒漿出城相雜還,爇送寒衣單共夾。愁盈頰,追思淚雨灰飛蝶。” 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明代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明末人陸啟法(1590年至1648年)所著的《北京歲華記》中記載:“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骨朵,是古代一種兵器,形狀如蒜頭,用金屬或硬木制成,安在長柄之首。所謂“豆泥骨朵”,有人解釋為就是豆沙包,可備一說。不過,農曆十月初一用豆沙包來祭奠先人,不知有何說道,這風俗到清代似已失傳。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記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于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冥楮,即供“陰間”花用的紙錢。北京人這風俗沿襲至今。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給冥間的親人燒紙錢、送寒衣自然是出于一種迷信。然而,“死去原知萬事空”。燒“寒衣紙”的人們未必都相信幽冥之中有“陰間”的存在,未必相信死去的人還需要穿冬衣禦寒。送寒衣、燒紙錢不過是個形式,其意義在于表達緬懷之情,寄托對先人的思念。但是在環境意識日益增長的今天,燒紙的形式會增加環境污染,畢竟是一種陋俗。人們需要用一種新的追思先人的方式,來取代燒“寒衣紙”的形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