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條熱搜,感動了無數網友:#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的兒子已找到#。
郭剛堂是劉德華主演的《失孤》的原型人物,他不是公衆人物,隻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卻在尋子路上,走了整整24年,50萬公裡,報廢了10輛摩托。
他也許隻是做了一個父親最本能,最無可選擇的事情,但卻得到了無數人的敬意和祝福。
這不僅僅是源自對失去孩子的苦難的憐憫。
更是因為透過苦難,我們看到過一位父親最本真的執念。
電影的大結局裡,井柏然飾演的角色找到了親人,劉德華飾演的父親還是沒找到孩子。
電影裡劉德華飾演的父親說,“假設我不找孩子,我這一輩子可能都和孩子見不了面,隻有在路上,我才是一個父親”。
現在孩子找到了郭剛堂向媒體證實,自己已經獲知兒子郭振的下落,與兒子的DNA比對成功,打算于近日正式認親。
《失孤》導演彭三源說,劉德華得知此事後也很激動,回複了多個“雙手合十”的表情。
而苦盡甘來的郭爸爸說:“孩子找到了,以後就隻剩下高興的事兒了,老天對我們不薄。”
尋子:24年,50萬公裡,10輛摩托故事要從1997年9月21日說起,郭剛堂家在山東聊城一個農村,當時郭剛堂結婚三年,兒子郭振2歲5個月零17天。
那天27歲的郭剛堂開着拖拉機出門拉沙子掙錢,原本因為賺了錢心裡很高興,但傍晚回家時,發現門口圍了很多人,有鄉親告訴他,郭振被人販子拐了,還安慰他不要擔心,趕快先想辦法找孩子。
郭剛堂在村裡發動500多人去找都沒找到,看到郭剛堂撕心裂肺地哭,村裡的好心人一起湊了5萬塊“巨款”,讓郭剛堂拿着這些錢去找孩子。
可由于當時的交通與網絡科技都不發達,找人太難了。郭剛堂能做的,隻能是印發傳單,到處發,到處貼,兩年過去,他為找孩子還借了20萬外債,可還沒找到孩子,後來上央視節目他說,最絕望的時候,甚至想過“撞死算了”。
但郭剛堂最終選擇了在1999年獨自騎上摩托車,開始了漫長而曲折的尋子之路。他在車上插上妻子畫的葫蘆烙畫,上面有兒子的畫像和失蹤信息。
整整十多年時間,他在外面風餐露宿,騎廢了10輛摩托車,跑了50萬公裡,走過了二十多個省。
郭剛堂曾說,這些年他遇到交通事故摔斷過肋骨,遇到過攔路搶劫,遇到過泥石流。最艱難的時候,他花光了積蓄和鄉親們給他湊的路費,隻能沿街讨飯。
他在路上認識了幾十萬人,被騙過,但也遇到很多好心人,有人免費給他修車,還有人免費給他送摩托車,有好幾輛摩托車都是好心人送的。
郭剛堂走到一個地方,就在地圖上做個标記,最後地圖上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期間也有多次有疑似郭振的消息傳來,但DNA比對後均不吻合。
這個故事之所以打動這麼多人,也許就因為其中沒有任何熱點事件的反轉、意外、人性惡的部分,從頭到尾,這都是一個充滿善意和溫暖的故事。
人氣網紅“拉面哥”程運付也幫郭剛堂發過尋親視頻,據說視頻發布後,收到了四五百條信息稱疑似郭剛堂的兒子郭振。雖然沒找到人,但這件事牽動了那麼多人的心。
人心,終究是熱的。
電影:劉德華當年準備為電影賠本,這句話最令人感動到後來,這個故事還感動了導演彭三源,還有被郭剛堂稱為天王的劉德華。
《失孤》是彭三源第一部導演的電影,她的本意,也是想借助這部影片,把郭剛堂的事迹傳播出去,幫他盡快找到兒子。
很難想象這麼一部尋子題材、以農民為主人公的電影,劉德華會出演。
但劉德華當時看了郭剛堂的故事很感動,不但願意出演,還決定零片酬出演,不但零片酬,還為這部看上去很難賣錢、很有可能虧錢的電影,投了錢。
他說:“要虧一起虧。“可見已經做好了虧本的準備。
劉德華演這部電影,也是真的用心。
電影還沒開拍,為了真實體現風吹日曬的皮膚質感,他自己就跑去曬黑自己的皮膚,導演說,“他來劇組的時候告訴我,‘我在沙灘上曬了七天’,他說‘我不僅是臉黑哦,我全身都是黑的!’後來劇組拍到浴池戲時發現劉德華确實是全身都曬黑了。”
劇組讓他染發、留胡子、做斑,劉德華都照做,他染白了頭發和胡子,用鹽抹臉讓皮膚變粗糙,甚至還将指甲磨壞烤黑,很久都沒好。所以才有了電影裡人物衣衫褴褛、面黃肌瘦的形象。
為了真實呈現雷澤寬的尋子路,《失孤》劇組轉戰五省市的十餘個縣市,翻山越嶺深入山村。從駐地出發到拍攝現場需要耗費四個半小時,僅拍攝兩個小時就必須返程,但身為大牌的劉德華毫無怨言。
電影裡主角一直戴着頭盔,為了保持長期被安全頭盔壓癟的發型,不拍攝的時候劉德華也一直頭戴帽子。
有場戲是主角雷澤寬被扇耳光,劉德華主動要求真打,結果這個打耳光的鏡頭拍了三次。為了給群衆演員示範,導演彭三源還親自上陣痛打劉德華。
劉德華說,由于導演要求,打的時候要聽到聲音才覺得痛,所以演員要特别用力打,他的臉就又紅又腫。
拍攝現場還準備冰塊來消腫,導演說, “打完消腫繼續打”。
之前那麼多電影裡,劉德華一向都以帥氣形象示人,連張藝謀都曾經斷言他“一輩子演不了農民”,但這部電影中的劉德華,最後不但演出了衣着樸素,滿臉風霜,彎腰駝背,胡子拉碴的尋子農民“雷澤寬”,更讓這個角色,打動了許多觀衆。
電影在2015年上映,作為導演的處女作,其實還是有許多缺點,論技巧成熟度和感染力,都不如陳可辛導演的同題材的《親愛的》,但影片的真摯和劉德華井柏然梁家輝的表演還是打動了觀衆。
最終影片取得2.15億元票房成績,也就是說,有接近千萬人次的觀衆,看了這部電影,以及,為電影投錢的劉德華,最終沒有虧本。
彭三源說,當初拍電影時,她希望郭剛強的兒子看到電影能主動來找爸爸。所以她曾提議片中劉德華騎的摩托車上插着的尋子旗上,就用郭振小時候的照片,這樣一旦郭振看到電影,就會知道親生父親在找自己。但這個建議被郭剛強否認了,作為一個父親,他不想影響兒子的生活,哪怕隻要這麼做,他完全有可能更快地父子相認。
電影上映的時候,郭剛堂已經45歲了,他一個人偷偷跑去看。開場幾分鐘,劉德華還沒開口,郭剛堂的眼淚就掉下來。
他怕影響到其他觀衆,就繞到放映廳側面樓梯的台階上坐下,狠狠咬自己的手臂,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他說,天王演得好,把我心裡的悲苦都演出來了。
後來被問到影片中哪一幕最打動他時,他說:
“就是曾帥找到他兒子的時候,我又開心又難過。為什麼那個人不是我兒子,為什麼全家團圓的那個不是我?”
但該來的結局,終于還是來了。
結局:“這是我最想看到的結局”這些年,郭剛堂心裡一直愧疚,覺得是自己沒看好孩子,才讓他被人拐走的。
他在視頻中說,“我不恨任何人,有時候我恨我自己,我也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丢孩子的是我,為什麼找到那麼多孩子,我的孩子找不到?”
他最擔心的,則是被拐賣的孩子很多結局都不好,大多被拐賣到最窮的地方,孩子沒有戶口,上不了學,一生都被耽誤了。
但現在看來,結局比想象中最糟糕的情況好很多。
電影中有一處情節,劉德華被人推下水,他在落水前一瞬間對着井柏然飾演的角色大喊:“你一定要上大學!”
現實中,被拐賣的郭振真的上了大學,這是讓郭剛堂最欣慰的地方,說明養父母對郭振挺好的,不曾虧待他,拿出了家裡最好的條件來供他。
但現在網友也開始替這位父親擔憂,畢竟找了兒子24年,郭振現在已經26歲了,早已習慣了在養父母身邊的生活,還會不會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呢?
而且彭三源導演也感慨,時隔多年,再看到郭剛堂的樣子,他蒼老了很多,頭發都已經白了。
聽說郭剛堂1997年就有拖拉機,在農村也是特别能幹、特别有想法的人,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事情,說不定他這一輩子能幹出很大的事業,現在都給毀了。
但郭剛堂的努力并不全是白費,這些年,他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發布尋子消息的同時,也一直給網友們分享自己在尋子過程中整理的防拐和兒童安全的科普常識,幫助不少人家找到了多名走失的孩子。
同時他也以自身經曆告誡所有天下父母,一定要照看好自家孩子。
這令如今的故事發展,充滿了中國人善有善報的意味。
彭三源導演稱,找到孩子都是警方的功勞,和電影沒有太大關系,畢竟已經上映了6年。
但這個故事依然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是有意義的,雖然電影沒有直接讓郭剛堂找到孩子,但讓那麼多人更加正視幼兒拐賣這件事,這部電影,也許也溫暖過,感動過郭剛堂,以及像他這樣失孤的父母們。
在故事之外,許多人都在這位父親身上窺見了某種溫情的象征,投射了共有的情感,感受到那股逆流而上的信念和勇氣。
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如今消息傳來,許多人說這是今天聽到最好的消息。正是這種共同的善意,最終推動郭爸爸尋子24年,電影上映六年後,《失孤》有了真正的結局。
而這個結局又應該能鼓舞更多失去孩子的父母,告訴他們,他們的這份尋找,并不是毫無意義。
正如當年劉德華說的,如果用一個詞說明他對影片和人物的理解,那就是“堅持”。
《失孤》上映宣傳之時,劉德華也曾呼籲幫助人物原型尋子。他表示,隻要這部電影能夠喚醒那些曾經犯錯的人不要再犯,就是我們的福氣。“透過這個電影,隻要你知道、關注了這件事,我就已經說謝謝了!”
當年劉德華還親自為電影寫下了主題曲《回家的路》。
二十年多來,郭剛堂為尋子騎行40多萬公裡,跑了數十個省份,報廢了10輛摩托車,終于收獲了一個溫暖的結局,即使未來還有許多親情的隔閡需要克服,但那麼多艱難的日子都挺過來了,日子肯定是往好的地方去的。
我們為郭爸爸苦盡甘來感動,為郭爸爸口中的“天王”劉德華點贊,最後依然要再重複一遍那句希望:願天下無拐。
也希望所有被拐走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