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原來是從梵文這個字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和尚“這個稱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衆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衆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在我國,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意代表佛教謙和至尚的修行者。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高上的意思。“和尚”之稱華藏世界隻有釋迦能稱得,但後世确把比丘都稱為和尚了,也許是因為釋迦涅槃之後,在世比丘為世間第一福田的緣故吧。
和尚一詞,純由于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阗國則稱和社或和沙(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說法。
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号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黃冠、真人、神仙、羽流、羽衣、紫陽、方士、冠子、先生、希夷、煙客、三元客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别稱女冠。
最早出現于儒家《禮記·玉藻》:“居士錦帶。” 鄭玄 注:“居士,道藝處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稱謂,印度佛教傳入後,又被用翻譯入佛經。在我國古代,居士一詞原出于禮記玉藻篇,在韓非子一書中,亦謂有任矞、華仕等居士,皆指頗有道藝而不求仕宦之處士。其後,我國與日本多不依經律所說之本意,而泛稱有道之處士為“居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