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無錫泰伯的來曆

無錫泰伯的來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9 06:30:42

商代後期,周開始強大的時候,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季曆的兄長。他倆為了成全父親想傳位于季曆的意願,就離開陝西岐山下的周原,經過了千山萬水來到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吳。泰伯以其帶來的周原先進文化,結合江南水鄉的特點,帶領當地居民開掘人工運河“泰伯渎”,就是今天的伯渎港。泰伯渎東連漕湖,西接運河,流經吳國的發祥地梅裡(今梅村)。有觀點認為江南文明的曆史是從泰伯奔吳開始,梅裡古鎮是江南第一古鎮。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

乘火車到無錫。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

無錫博物院有介紹泰伯奔吳和吳國的曆史。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

梅裡古鎮,又稱梅裡古都。梅裡是商末周初吳國之都。

第一,有一個王族譜系。這是一個家譜,王族的一個譜系,從泰伯開始,一直到夫差25世。

第二,現在有泰伯廟。這個古廟是從東漢開始興建,曆朝曆代都在興建。

第三,有一條古水系伯渎河。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8

泰伯奔吳的青銅雕塑。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9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1

中華德城,阖闾水關。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3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4

梅裡遺址博物館,介紹梅裡古鎮的曆史。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7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8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19

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渎河畔。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現存的泰伯廟為明清建築,廟前立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橋”。橋北立花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壇北為棂星門,豎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雲龍、仙鶴雕飾。棂星門為泰伯廟第一進建築,面闊三間。後有院落廂旁,東西各九間。院内尚存古柏、桂樹各一株。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1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3

泰伯廟至德殿和吳泰伯塑像。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7

泰伯廟泰伯井和三讓堂。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8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29

梅裡古鎮吳哥台,孕吳橋。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1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3

梅裡古鎮一瞥。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7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8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39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商朝末年,吳泰伯在梅裡建立勾吳國後,為了灌溉、排洪,在中國曆史上開鑿的第一條人工河流,泰伯在梅裡落戶,率領土著開鑿河道,即今天伯渎港,已有3200年曆史。清名橋附近,有運河分支,流經江蘇省的梅村鎮至常熟,這就是伯渎河。全長43公裡,它流經坊前,梅村到鵝湖。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1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3

泰伯墓,又稱稱吳王墩、皇陵,泰伯死後葬于鴻山,位于江蘇無錫市鴻聲鎮(今鴻山街道)鴻山。

漢桓帝永興二年(154年),下诏吳都太守糜豹修之,周以垣墉,給五十戶守衛其墓。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7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8

泰伯墓雕塑,正門牌坊和墓道。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49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1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3

泰伯墓大門,仰止閣,月牙池。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6

泰伯墓前牌坊,四棱碑和泰伯墓。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7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8

吳都阖闾城遺址。阖闾城遺址是無錫市極為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是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都城。該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在2008年召開的全國專家論證會上,該遺址被認定為吳王阖闾的都城,被評為“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之一。2013年3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載,該城為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王阖闾伐楚還師時所築。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300米,南北寬約800米。南、西、北三面尚殘存夯土築城牆,牆基寬約20米,殘高3米左右,經物探有水門遺迹。城牆外護城河寬3~5米。城西部一座橋面上留有“阖闾城”字樣,城外東北有水井一口,名“天井泉”或“天津泉”,相傳是伍子胥令軍士所開掘。在城的西北有東西相連的兩座小城,面積約50萬平方米。城牆處有陸門和水門計4座,水門遺址的兩側分布有成排的木樁。西小城内發現有大型建築遺址。各城内曾出土銅币、銅镞、印紋陶器、原始青瓷器殘片等遺物。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59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1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3

阖闾遺址博物館介紹了阖闾遺址的曆史。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5

阖闾遺址博物館周邊風光。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6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7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8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69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0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1

阖闾遺址石冢群。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2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3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4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5

無錫泰伯的來曆(無錫尋找泰伯奔吳)76

阖闾城遺址東城展示區離阖闾遺址博物館比較遠,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去,在網上找了一些圖片看一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