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農村的餐桌上偶爾會看到那碗冬筍炒臘味,這個菜也不是每家每戶都可以吃到,因為好多人不會挖冬筍,即便把整個山頭都找個遍也挖不到幾個筍,人還累壞了。下面我把我爺爺教我挖筍的技巧告訴大家。
首先,來到竹林處先不要急着動手,看一下土層肥沃不,什麼土壤,紅土壤,潮濕松軟的地方竹筍才多。葉子呈暗綠色,甚至帶點枯黃,那是老竹,過多的老竹表示沒有多少冬筍。要找那些3年左右的竹子,葉子茂盛,竹皮青裡泛黃,甚至透紅,竹身光亮,節細,竹子有點彎曲的幅度,說明竹鞭發達,竹鞭上才會長有冬筍。
竹子是有公母之分,有的人可能還不會相信,那是真的。從下往上看,第一個枝丫單枝為公竹,雙枝是母竹,母竹才會有冬筍,然後看母竹的竹節,那邊最下,順着這個方向,看地面有沒有不同尋常的凹凸不平,有凹或者凸的地方,都可能有筍在那,地面上的裂縫,也是有冬筍冒出的地方。如果沒有上述那些現象,那你就隻能順着這個方向隔竹子1米左右開始用鋤頭慢慢尋找。
竹林表層上有裸露的青鞭,表面鞭衣已脫落,并且油光發亮,這樣竹鞭的兩頭也有冬筍,要順着竹鞭開挖,會比較深,還可能比較遠,挖這樣的筍比較累,除非看到地面有裂痕,可以在裂痕處試一下,要不我們都會放棄。
這樣的活是比較辛苦,也不是所有人可以幹的,能吃苦,有經驗,一天可以挖上百斤,還是有人去幹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