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網3月25日訊(劉亞珠)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飛機是當之無愧最安全、最快速的出行方式,事實上也确實如此。據維基百科數據顯示,飛機每十億千米的出行航空死亡率僅0.05似乎也在表明飛機安全性當之無愧。
但相對的其他如動車、轎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也不一定最危險,因為不管是什麼交通工具都會發生交通事故,畢竟一個人走在路上都會平白無故的被上天所“眷顧”。
據數據統計,一名普通人即便每天乘坐飛機也需要3223年才有可能遇上一次空難,遭遇空難的機率為1/300萬,遠遠低于鐵路、輪船以及汽車等。那麼,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斷增多,其他的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度提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近13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碰撞,大多數為5~29歲的兒童與年輕人,其中約有一半的人是屬于“弱勢道路使用者”,即行人、騎車者和摩托車手。
其次是鐵路,相較于飛機的,鐵路事故的死亡人數是民航事故死亡人數的46倍左右。其中造成火車事故最多的便是脫軌,如鐵軌上卡異物、以及石頭等硬物。
輪船,作為大型貨運和貿易的交通工具,一般是看天吃飯,因為航海和航空都規劃着嚴格的航線避免發生兩頭巨物“偶遇”。其中輪船發生事故多是因為觸礁、變幻莫測的天氣等。
為什麼飛機會被譽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首先一個便是地面如轎車、摩托車等交通事故普遍發生,據《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統計道路交通安全樹世界第八大死因,其中每24秒就有1人在道路上失去生命。
其次,飛機失事的消息并不常有,一旦發生,便很少有生還的機會,因此飛機失事後的死亡率較高,但就目前來看,飛機的安全系數還是數一數二的。
事實上,高鐵的安全性比飛機還要高的多,這不僅僅在于能夠在突發情況下以數十秒内的速度快速制動,甚至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比飛機燃油發動機還要高數個量級,全封閉的軌道甚至車外環境監控的傳感器能比人類反應還要迅速,一旦感應到車内煙霧、車軸溫度過高、異常震動或者軌道異物等,都會自主的迅速制動。
因此,雖然飛機的安全性的确可觀,但相對高鐵的安全系統還是有所不及,畢竟飛機根本無法制動,隻能以200公裡以上的速度撞擊或迫降。但覆有高度敏感的傳感器和全方位環境監控設施的高鐵隻能說安全性遠遠高于飛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