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介紹傑出人物的通俗著作和文章中,都說我國傑出的數學家華羅庚是靠自學成才的。靠自學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是當年任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慧眼識英雄”,把華羅庚邀請到清華大學。後來一舉成名。
事實并不是這麼一回事。
不錯,華羅庚是有自學經曆的,那是他初中畢業以後失學到 1931 年之間的一段時間,他一方面替父親照看雜貨鋪小買賣,一方面自學。不過由于家境不好,華羅庚手頭供自學的數學書籍隻有《大代數》、《解析幾何》和一本 50 頁的微積分,還有他節約零花錢買來的一些科學雜志。盡管華羅庚自學很是努力,并且學有體會,還在雜志上發表了兩篇論文。不過靠這樣的初等數學教本,也就是能夠達到優秀的初等數學水平。在數學上彌補辍學的高中數學。這距離一位傑出的現代數學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關鍵性的事件是,1930 年華羅庚發表在上海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之不能成立之理由》被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熊慶來和教授楊武之看到了,認為華羅庚有培養前途,1931 年把他請來清華大學,一方面讓他任圖書管理員以維持生計,另一方面安排他在大學随班聽課并加以指導。
由于華羅庚學習努力,隻用了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便修完了大學數學系學生必修的課程。并且進入了專門的現代數論領域,在楊武之教授指導之下進行學習和研究。可見,華羅庚能夠成為現代數學的傑出學者,關鍵是他在清華這幾年在熊慶來和楊武之指導之下,由初等數學進入到現代數學領域。
因之,華羅庚之成為華羅庚,是有老師的,不能說是自學成才、無師自通的。他的老師就是熊慶來、楊武之和在清華他聽課的那些授課老師們。1934 年他寫信給楊武之說:“古人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我之鮑叔乃楊師也。”華羅庚這話是實在的。其實,在現代數學這樣龐大複雜的領域,即使要掌握其中的一個方向,其文獻也是浩如煙海,如果沒有高人指點,完全靠自學,是很難得其門而入的。翻遍世界數學史,在二十世紀之後,還真沒有聽說過有哪一位世界著名的數學家是無師自通、完全靠自學成功的。
另外,熊慶來之發現華羅庚,并不是說當時,1930 年華羅庚已經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了,并不能說熊慶來慧眼識英雄,那時華羅庚還不能認為已經是一位有素的數學家,還不能看作數學界的“英雄”。隻能說,從華羅庚的論文和自學中看出華羅庚是一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是一位學數學的好苗子,為此他們特别加以培養。這才造就了後來傑出的數學家華羅庚。
不僅經過了清華大學嚴格數學教育的洗禮,1936 年又經清華大學推薦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訪問,又在著名的數學家哈代的指導下做研究。
青年人要進入現代科學,尋師問道,是非常重要的。名師出高徒。勤奮努力的追求之外,還需要有名師引導。“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此話不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