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運不好道教念什麼?懷化新聞網訊 6月10日上午,筆者來到黃家山走訪了養羊專業戶粟多漢老先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财運不好道教念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懷化新聞網訊 6月10日上午,筆者來到黃家山走訪了養羊專業戶粟多漢老先生。
夏日的驕陽暖暖地照在點心坡上,大大小小七八十隻灰色的山羊在羊圈裡安詳地曬着太陽。
“咩——咩”,粟多漢喚了幾聲,圈裡的山羊争先恐後地爬起來,圈門打開,一窩蜂似的沖出來,朝水草茂盛的地方跑去,此時滿山遍野都是山羊的蹤影。
65歲的粟多漢,是一名老黨員,他是會同縣馬鞍鎮黃家村四組村民,居住在山清水秀的點心坡上。這裡山高水長,環境良好,水草肥美,空氣清新,是搞養殖的風水寶地。他養羊6年了,多的時候養到100多隻,每年收入不低于2萬元。兒子兒媳在外務工,老倆口在家一邊種地,一邊搞養殖,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為了發展這一産業,我自費外出學習養殖技術。”粟多漢說,“搞養殖風險大,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一旦羊生病了,控制不住,就非常危險。”他是個有些文化的人,還專門購買了一些書籍進行研究,并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了解一些信息。
“每天要來羊圈邊轉上幾轉,因為它們是我的搖錢樹。”看着這群歡快蹦跳的“寶貝疙瘩”,粟多漢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這位“羊倌”又是怎樣念起羊經的呢?
“我雖然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家境并不富裕,現在政策那麼好,扶貧項目那麼多,作為一名黨員,應該率先垂範,帶領群衆脫貧緻富。本着靠山吃山的原則,于是我選擇了養殖業。”粟多漢說,“一來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鍛煉身體;二來可以增加收入,減輕家庭負擔。”
50歲的他,說到做到。他的創業熱情燃起來了,于是籌措了資金搭建養羊設施,購進種羊30隻。春夏水草繁茂,就在山上放養;秋冬草木枯榮,除了放養,還要喂些自制的飼料。每天天已亮,他就開始忙乎起來,清理羊圈、打掃羊舍、消毒滅菌、儲備飼料等,生怕這些寶貝疙瘩出啥問題。所以,養殖事業如火如荼地開展,為了心中緻富的夢想,他幾乎傾注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他曾被村裡評為“發洋财”的“緻富能手”,成為當地脫貧緻富帶頭人。
“羊倌”還是個土專家。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他在調配育肥飼料、合理搭建羊舍、适時防疫滅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不時地觀察羊舍的溫度,檢查肉羊的飲食情況,做好母羊産羔的護理,調配、加工新鮮的飼料。看着粟多漢的養殖業搞得風生水起,村裡不少養殖戶都向他“取羊經”,他總是樂哈哈地熱心幫忙答疑解難,帶領村民共同走上緻富的道路。
現在他地裡有莊稼,圈裡有羊群,不僅要撸起袖子,還要挽起褲腿加油幹,努力奔小康,讓生活過得比蜜甜。(通訊員 梁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