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甯縣甘溝鎮小城鎮建設
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牛産業迅速發展
果農在果園裡套袋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胡旺弟 通訊員 李娟淑
2020年3月3日,靜甯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曆史性地告别了絕對貧困。
靜甯縣堅持脫貧摘帽不松勁、鞏固成果抓提升,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聚焦剩餘貧困人口、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三類人口”挂牌督戰,把防返貧、防滑坡、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為全面提升脫貧質效、取得徹底勝利鏖戰到底,為開啟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攻堅清零 遞交“靜甯答卷”
這是一份靜甯脫貧攻堅戰的“成績單”: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增長;富民增收産業進一步壯大;貧困村基礎條件加速改善;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群衆發展能力持續增強。
一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今,靜甯縣累計減貧15.27萬人,226個村全部退出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從35.88%下降到0.78%。目前剩餘貧困人口1289戶3346人。2019年全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21.78元,其中當年脫貧退出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928.2元。同時,貧困村基礎條件加速改善,實施危房改造38127戶、易地扶貧搬遷1212戶5191人,實現農村危房全清零。
同時,靜甯縣富民增收産業進一步壯大。近年來,扶持貧困群衆大苗移栽果園11.2萬畝、提質增效13.8萬畝,扶持新建暖棚9020座,發放基礎母牛保護補貼4萬頭,新增養牛1.8萬頭,帶動全縣牛飼養量達到12.9萬頭;建成勞務基地121處,創辦“扶貧車間”57個,年培訓貧困勞動力1萬人次以上、輸轉3.68萬人次以上,實現勞務收入6億元以上,果、牛、勞三大産業收入占貧困群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
貧困村基礎條件加速改善,改造農村電網54.8公裡,新建村級光伏電站22處。硬化村組道路1834.7公裡,新開産業路766.19公裡。建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25處,有效解決了41.89萬人飲水不穩定問題,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6%,安全飲水覆蓋率達到100%。
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建成各類農村小學273所、村級幼兒園154所,新建改擴建村衛生室162個,為18104名患病群衆辦理門診特慢病補償卡,15.6萬名貧困人口落實醫保資助政策,簽約服務、基本醫保、大病報銷、醫療救助惠及全部貧困人口。全面推行“兩線合一”,核查認定兜底保障對象19838人,實現應兜盡兜、應保盡保。
為增強群衆發展能力,靜甯縣組織開展貧困家庭“兩後生”等培訓155期7753人(兩後生培訓5580人),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1-2項實用技能;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684個、生态護林員2552個、草原管護員333個,促進農村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規範提升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454個,引導貧困戶入股入社入企,參與産業經營,帶動穩定增收。
這些成績的取得,凝結着全縣上下數年攻堅的心血和為之鏖戰灑下的每一滴汗水!
創新帶貧益貧的“靜甯模式”
目前,靜甯仍有剩餘未脫貧人口1289戶3346人、脫貧監測戶1199戶5610人、邊緣戶2145戶9173人。
為此,靜甯縣實行分級挂牌督戰,制定實施方案,層層分級包抓,深化精準幫扶舉措,深入分析“三類人口”的家庭結構和緻貧原因,找準影響脫貧質量的重點鄉村、突出問題和攻擊位點,完善“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鞏固提升計劃和預防監測計劃。
疫情禁锢不了靜甯人民脫貧緻富奔小康的信心。靜甯實行分區作戰,整體聯動,建立全員覆蓋的責任體系;全域規劃、特色引領,形成多元支撐的産業格局;合股聯營、分紅到戶,創出帶貧益貧的“靜甯模式”。
甘肅雄康牧業有限公司是由縣農業産業開發有限公司注資成立的,其所創建的平涼紅牛标準化養殖繁育示範基地,按照“國有平台公司 龍頭企業 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戶(貧困戶)”産業扶貧發展模式,實行托管代養分紅機制,對接了靈芝、三合等鄉鎮20個養牛專業合作社,為全縣9個鄉鎮的貧困戶托管代養基礎母牛320頭,每年每戶可分紅700元。這種合股聯營、分紅到戶的帶貧益貧機制,成為廣泛推廣的“靜甯模式”。
靜甯縣引導每個貧困村組建成立了2個以上種植、養殖或其它方面的專業合作社,建成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637個,推行“國有平台公司 龍頭企業 專業合作社 農戶(貧困戶)”的運行機制,扶持68家龍頭企業聯結合作社200個,引導1.6萬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簽訂委托經營、股份合作協議,參與特色種養産業開發,帶動貧困戶增加産業收入。
另外,結合全面開展的農村“三變”改革,探索引入金融扶貧機制。靜甯縣統籌整合财政扶貧資金、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等資金1.4億元,貧困戶入股配股2.03億元。采取村集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自營或者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經營的方式,扶持226個貧困村發展種養、農機服務、統購統銷等産業項目,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入股流轉土地、果園等2.5萬畝,1.4萬戶農戶入股變為股民,實現村集體分紅收益475.88萬元,貧困戶分紅991.81萬元,實現了企業、農戶和村集體的互利共赢,至2019年底,全縣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1萬元,其中1萬-2萬元的村有85個,2萬-3萬元的村有64個,3萬元以上的村有77個。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新冠肺炎疫情成為脫貧攻堅的“加試題”。靜甯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還得到了兩個引人矚目的“公示”。
一個是關于靜甯脫貧摘帽的“公示”,這一成績的取得飽含着靜甯人民多年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東西部協作地區天津武清區的大力幫扶,離不開中央定點扶貧單位中投公司、銀河證券等其他各級幫扶力量的深層次介入,離不開那些常年駐紮靜甯大地的省市各幫扶部門幹部的辛苦付出。
天津武清區助力靜甯精準扶貧工作4年來,共計投入資金9205.5469萬元,涉及發展項目45個,派遣挂職幹部3名。中投公司及其直管企業銀河證券、銀河金控在靜甯幫扶8年,幫扶資金2億多元、重大項目29個,并推動“靜甯蘋果”挂牌上市、步入資本市場。
大到真金白銀的投入、承載先進發展理念的重大項目建設的落地及優秀人才支援,小到體貼入微的消費扶貧、解決個體困難的溫情關懷,這一切都飽含着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企業對靜甯人民的慷慨襄助之情,靜甯在脫離貧困桎梏的艱難道路上,得到過太多的暖心幫助。
另一份“公示”是靜甯抗疫期間愛心捐款情況,其展現了靜甯縣在疫情面前守望相助的大愛情懷。疫情發生後,靜甯人民分7次将300多噸靜甯蘋果運往荊楚大地。
令人感動的是,在大量的捐贈者名單中,有剛脫貧不久的農戶,也不乏尚未脫貧的農戶。他們為了表達内心的感恩之情,踴躍捐出自家蘋果。
如雷大鎮壑岘村果農程跟良,是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不幸遭遇車禍,身體還在恢複中,但他叮咛妻子謝麗娟一定要參與愛心捐贈。他說:“一線的醫護人員用生命守護群衆,我們捐獻幾箱蘋果是應該的,大不了今年脫不了貧,明年接着幹!”
鄉村振興宏圖當前,靜甯人難改一顆追慕緻遠之心,他們用奮鬥努力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