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經濟新就業形态

新經濟新就業形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17:11:46

新經濟新就業形态(新經濟催生新就業)1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以及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經濟正在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伴随着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新業态新模式層出不窮,我國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人員素質不斷提升。

而在經濟轉型中,新經濟就業正以其就業容量大、薪資水平高、靈活性和兼職性強等特點強勢吸納就業。當前,新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就業結構優化

“當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從傳統發展模式向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方向快速轉變,同時逐漸形成了新經濟強大的人才需求。”國家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深人力資源服務專家汪張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目前而言,随着我國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第三産業已成為帶動經濟增長、吸納就業人員的主要力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第一、二、三産業就業人員分别為17072萬人、21712萬人和35868萬人,占比分别為22.9%、29.1%和48.0%。

其中,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占比比2012年分别下降10.6和1.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占比上升11.9個百分點。三次産業就業結構與産值結構的協調性明顯提高。

同時,伴随着經濟轉型升級和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就業人員學曆結構持續優化,為勞動力市場提供了豐富的高素質人才。數據顯示,2020年,就業人員中,小學及以下、初中受教育程度人員所占比重分别為18.7%、41.7%,比2012年分别下降2.3、6.6個百分點;高中、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員所占比重分别為17.5%、22.2%,分别上升0.4、8.5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就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2年的9.7年提高到2020年的10.4年。

此外,人才隊伍也在不斷壯大,2021年末,全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累計18.7萬人,比2012年增加2萬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500多人,增加2400多人;全國累計共有3935萬人取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增加2360萬人。

就業渠道拓寬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新産業新業态新商業模式日新月異,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等新職業新崗位不斷湧現。從數據上看,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9月28日正式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版大典”),與2015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淨增了158個新職業,其中包含了首次标識的97個數字職業。

雖然這97個數字職業名稱目前尚未公布,但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職業主要涵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虛拟現實、區塊鍊、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等領域。

“新經濟的就業形态多樣,包容性很強。其核心與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密切相關,但并非所有從業者都需要去掌握相應的科學技術。核心技術崗位含金量高,門檻也高,有時甚至一才難求,但很多外圍崗位是信息技術衍生出來的,對勞動力技術素質要求并不高,隻要會運用即可。”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楊國慶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可以說新經濟蓬勃發展極大地緩解了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

總體看來,新經濟明顯拓寬了就業渠道,其帶動就業的效應也在持續顯現。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平台企業員工達到631萬人,比2015年增加約131萬人,平台帶動的就業人數約8400萬人,比2015年增加約3400萬人。

薪資水平趨高

“信息技術正在越來越深度地改變人類生産生活,換句話說,人類一旦形成對信息技術依賴,就再也回不去了。”楊國慶指出,“因此未來新經濟對于就業的吸納隻會更強。能夠抓住新經濟就業機會的從業者将會獲得更加豐厚的職業回報。”

這一方面在新經濟就業的薪資水平上已然有所體現。從北京來看,2021年11月,北京市人社局發布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公布了部分數字職業在内的30個新職業的薪酬水平,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區塊鍊工程技術人員,薪酬中位數為48.7萬;年薪中位值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數字職業分别是信息安全測試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年薪中位值分别為32.4萬、29.3萬、28.0萬。

“新經濟是為宏觀經濟增加新動能,是人才階層躍升的階梯,是社會階層流動的有效保證。”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總體看來,新經濟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大力發展新經濟,能夠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但也要注意避免短期新經濟的影響,”

“行業穩定發展才是人才培養的基礎。”盤和林指出,接下來,新經濟發展還需盡力識别短期的新經濟熱潮,發展有長期潛力、穩定發展的新經濟。“人才如是,投資者也如是。要避免造概念,要腳踏實地找到真正的用戶需求。”

從地區上看,穩定新經濟的産業鍊條,人才也會自然聚集。例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十年中,我國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具備一定産業鍊相對優勢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長迅速,分别增長了35.0%、12.0%和7.3%。同時,上海、北京、廣東、浙江4省(市)十年間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裡以上。從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續向沿海、沿江地區及内地城區集聚,東部地區人口持續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冉黎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