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有三本兩種《定西筆記》,一種是201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小32開精裝本,有兩本,其中一本是在西安興善寺淘的平凹先生題簽《山水長安》劇組的《定西筆記》。另一種是2012年線裝書局出版的平凹題寫書名、線裝版16開本《定西筆記》。
書中收入長篇散文《定西筆記》和《一塊土地》。作者善于抓住社會熱點、人心本質進行評析,以及對宇宙人生和感悟生命的思索。此書是打開幽暗的心理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是洞穿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的一雙冷眼。
平凹說,在我的認識裡,中國有三塊地方是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運城和臨汾一帶,二是陝兩的韓城合陽朝邑一帶,再就是甘肅隴右了。這三塊地方曆史悠久,文化淳厚,都是國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剛健而文明,但同樣的命運則是它們都長期以來被國人忽略甚至遺忘。現代的經濟發展遮蔽了它們曾經的光榮,人們無限向往着東南沿海地區的繁華;追逐那些新興旅遊勝地的奇異,很少有人再肯光顧這三塊地方,去了解别一樣的地理環境,和别一樣的人的生存狀态。作家走出書齋,親身走訪目前尚為中國最貧困地區之一的定西,用心去關注、用眼去觀察當地的生存環境和風土人情。底層、民生、土地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躍然于這部《定西筆記》中。
2010年末,作家賈平凹親身走訪了甘肅定西地區,這塊目前尚為中國最貧困地區之一的地方,其保守,落後,貧窮的生存現狀深深觸動了作家的心靈。回到城市後,賈平凹寫出了長篇散文《定西筆記》。賈平凹堅持每年走訪數十村莊,不打招呼,不讓接待,直接走到真正的底層中區。他稱作家應該拒絕書齋寫作,整個社會需要關注的是底層社會。
自進入文壇以來,賈平凹的小說和散文創作深入人心,雖然影響大的作品多為長篇小說,但是他其實一直沒有中斷散文寫作,這些年來,他每年都要悄悄走訪數十個村莊,不定期到縣城、鄉村探訪,了解下層社會。2010年,賈平凹寫近百年中國土地問題的散文《一塊土地》獲得人民文學獎。當時有人對他說:“沒有比土地問題更讓人關注的,您敢于直面這個問題,把一塊土地的命運,寫得蕩氣回腸,用土地本身表明了這是這個時代最深的傷口。”
《古爐》完稿後,在經過了數年的長篇小說寫作後,賈平凹稱自己像剛結束長跑一樣難以停下腳步,就和一位朋友自駕車到陝南、河南、湖北交界的十幾個縣走訪,回來後又到号稱中國最窮困的甘肅定西,走訪當地農民的生存現狀,每次走訪完後,都有散文問世,隻是這些散文并不像小說那樣引起廣泛關注。
“定西是真正的貧困地方,農耕氛圍很重,在那裡能看到齊全的傳統農具,手工耕作的牲口牛、馬、驢一應俱全,對傳統農業保持得比較完整。中國好多地方雖然也貧困,但是農具、牲畜很多都沒有了。”賈平凹稱他将自己看到的這些都寫在文章裡。
他走訪了西部幾十個村莊,堅持走出書齋,寫出最鮮活最有現實力度的作品。他說:“大量作家都在書齋裡,都在寫玄幻、穿越。我覺得有兩點,一是作家始終要對社會保持一種鮮活的态度,二是作家一定要保持自己對文字的鮮活感覺,這樣才能進入寫作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