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贊美文人雅士或名門閨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時,常常說他們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中的“書”指的便是書法。提到書法家,脫口而出的往往是一些男性書法家,比如王羲之、顔真卿、柳公權等,女書法家則是寥寥無幾。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山西人,卻是中國曆史上公認的第一位女書法家,她就是衛夫人。
一、出身書法世家衛夫人(272~349),原名衛铄,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因為嫁給丈夫江州太守李矩,後被尊稱為“衛夫人”。
按照今日的說法,衛夫人是典型的白富美。她不僅出身官宦世家,而且還是文化世家。衛氏家族既在政治上頗有建樹,又很注重文化建設。衛夫人的曾族祖父衛觊、族祖父衛瓘、族叔衛恒都是著名的書法家。
衛夫人
衛觊善長的書法種類很多,包括古文、篆書、隸書及草書等,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王獻之的外甥羊欣在《采古來能書人名》中評價他是“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迹精熟”。唐代大書法家張懷瓘在《書估》中稱贊衛觊的書法水平是“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已經達到了與王羲之并駕齊驅的地步。
衛瓘是衛觊之子,也是曹魏至西晉初年的重臣,曾成功平息鐘會的叛亂。他同時也是這一時期的著名書法家,長于隸書和章草。其章草被唐人張懷瓘評價為“神品”。
央視《三國演義》中的衛瓘
衛瓘之子衛恒精于草隸書,曾作《四體書勢》一文,對當時的書體、書史以及書法家都有詳細的介紹,是存世最早的書法理論之一。在太康二年(281年)不準所盜的戰國時期魏國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用蝌蚪文字寫成的先秦典籍,難以辨認,晉武帝下令由當時的著名學者和書法家進行整理,其中便有衛恒。
父親衛展曾任廷尉、江州刺史,在書法史上的名氣遠不如族兄衛恒等人,但他也很喜歡書法。而在這樣的書法世家中成長起來的衛夫人,自幼便耳濡目染,很喜歡看着祖父、叔叔寫字。再加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并未流行開來,衛氏長輩也很樂意教導她學習書法。
人們常說衛夫人拜鐘繇為師,而後書法日益精進。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對此記錄尤為詳細:“蔡邕受于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鐘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事實上,鐘繇雖然是三國末西晉初年成名已久的大書法家,尤其精于楷書、隸書和行書,但在衛夫人少年時期,鐘繇早已去世,她是無緣得拜鐘繇為師的。更可能的,衛夫人十分喜好鐘繇的楷書,時常加以練習,大有長進,“妙傳其法”,被後人目之為鐘氏弟子,将其作為鐘氏傳人。
衛夫人塑像
不管怎樣,在衛氏長輩的細心栽培和衛夫人的刻苦努力下,她終于成長為一代書法大家。她的書法風格清麗婉約,線條清秀平和,唐人評價她的書法作品是“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又有人說她的書法如“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芳樹,穆若春風。”可見,衛夫人的書法是頗為秀美的,帶有女性妩媚嬌柔的特點。
衛夫人書法
二、嫁入書法世家太康九年(288年),17歲的衛夫人嫁給了江夏人李矩為妻。李家也是書法世家,隻是名聲不如衛家。李矩是李重之弟,二人皆有美名,本人也喜好書法。衛夫人出嫁後,據說給李家帶來了“衛氏書法秘籍”,李家的書法水平才進步飛速。
幾年後,衛夫人與丈夫李矩生下一子李充,後來擔任中書侍郎。李充在母親衛夫人的熏陶和耐心教導下,書法水平自不待言,就是李充的堂兄李式、李廞二人,在叔母衛夫人的指點下,很快便出現了質的飛躍,尤其是李式的書法成就已經到了可以與王羲之的叔父王廙并駕齊驅的程度,因而李式非常推崇叔母衛夫人。
令人惋惜的是,在李充不到20歲的時候,父親李矩就去世了。衛夫人的妹妹嫁給了王曠為妻,生有一子王羲之。丈夫去世後,衛夫人便攜帶幼子前去投奔妹妹,在王家住了下來。
《書聖王羲之》劇照
有趣的是,年幼的王羲之早已對書法癡迷了,他自己也勤于練習,常常盼望着有名師的指點。在衛夫人到王家前,他早已多次聽父母提起這位長于書法的姨母。在見到姨母後,王羲之便纏着母親央求姨母教導他學習書法。
在看到王羲之的字帖後,衛夫人大為驚訝,認為他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功力,便收了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為徒。
大概衛夫人也想不到,她收的這個外甥徒弟日後會成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永遠讓人仰望的高山,被世人尊稱為“書聖”,并為她寫下了飽含深情的《姨母帖》。
《姨母帖》(摹本,藏于遼甯省博物館)
在衛夫人的悉心栽培下,本就天資聰穎的王羲之進步更快了,他寫的“筆勢洞精,字體遒媚”,有咄咄逼人之勢。十二歲的時候,衛夫人見他寫的字,頗為老成,激動地對太常王策說:“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會超過我的。”以後的事實證明,衛夫人的話果然沒錯。衛夫人與王羲之,真可謂名師與高徒,二者相得益彰,成就了中國書法史的一段千古佳話。
三、千載誰堪伯仲間衛夫人在書法界的盛名并不僅僅是因為教出了一個“書聖”徒弟,她本人的勤學好思、癡迷于書法的精神也是十分受人敬重的。我們都十分熟悉王羲之墨池的故事,而在民間傳說中,衛夫人也有“吃墨”和“洗墨池”的故事。
據說衛夫人在吃飯時,很喜歡看前人留下的書法作品。有一次吃飯時,她看前人的作品太入迷了,邊吃邊看,以至于把墨蘸着吃完了都不知道。在外甥王羲之到來時,衛夫人才發現,兩人忍不住大笑。
衛夫人洗墨池的故事與王羲之差不多,是說她小時候,每天都苦練書法,練完後就在門前的泊池中洗墨,天長日久,泊池竟然變成了墨池。
王羲之“墨池”
靠着這種勤奮勁兒,衛夫人又師法鐘繇,将衛家、鐘氏等多家書派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尤其是她的楷書名重當時,用筆凝重簡練,字體端莊,“正體尤絕,世将楷則”,是後世楷書的典範之作。
可惜的是,衛夫人流傳下來的真迹不太多,主要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與釋某書》。此外,她在書法理論上也卓有建樹,《筆陣圖》即為衛夫人所作。她在文中提出了“力筋”之說,認為書法像人體一樣,要有血有肉,要有一種書法審美的規範。
《名姬帖》
作為為數不多的有幸青史留名的古代女性書家,衛夫人對書法理論和書法藝術所做的貢獻都是引人矚目的,她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文史君說杜甫說:“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盛唐時期,衛夫人的書法便已名動天下,成為初學者的入門階梯。衛夫人與她的高徒王羲之一樣,永遠閃耀在曆史的長河中,是中國曆史上值得銘記的奇女子。
參考文獻:衛雙良:《魏晉時期衛門書法初探》,《陝西日報》 2014年12月26日。
石璐:《兩漢魏晉女性書法家研究》,曲阜師範大學2015年碩士畢業論文。
陳培:《中國古代女性書家研究》,山西師範大學2016年碩士學位論文。
毋牧泉:《衛夫人與王羲之的〈姨母帖〉》,《文史月刊》2017年第8期。
王強:《李充家世小考兼及衛夫人事略》,《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
王勁:《虛衍竟成事實的“衛夫人”——傳世衛夫人文獻考辨》,《中國書法》2018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