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養好魚,做到少生病,除管理好水質外,還要做到合理投喂從而提供魚健康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那麼要怎樣才算是合理的投喂呢?踏火個人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根據魚的生理特性确定投喂次數和投喂量
魚是變溫動物,其食欲的變化受水溫的變化的影響,以金魚為例,在18~28℃時,金魚的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食欲興奮,投喂量應适當增加,當水溫低于10 ℃和高于30℃時,金魚的食欲減退,投喂次數和投喂量也相應減少。如果水溫低于5℃,金魚基本上不攝食。
在魚的消化系統結構中沒有胃,食物被魚攝食後不能貯存,因此一次投喂量不能過多,應做到"少量多餐",但是如果投喂的次數過于頻繁,魚長期處于食欲的興奮狀态,對魚生長發育也是不利的。投喂過多,魚貪食,腸道飽脹,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長期如此,後果嚴重,輕則病,重則死亡。
2.根據環境因素的變化來确定投喂的次數和投喂量:
環境因素的改變直接影響魚的新陳代謝,從而出現魚食欲增加或減退的現象,例如:水體中溶解氧充足,魚的食欲也會增加。因此在雨天,梅雨季節,乍冷乍熱以及夏季悶熱的天氣應适當減少投喂量或停喂。
3.根據魚不同生長發育時期來決定投喂量:
魚苗階段生長發育迅速,應适當增加投喂次數,親魚培育時期,為了促進性腺的發育,應适當增加投喂量。魚體狀況差,體質弱要減少投喂量,患病的魚要減少投喂或停止投喂。
總之要确定正确的投喂次數和投喂量,必須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觀察魚體的攝食反應,才能做到合理投喂,一般情況下,每天投喂4次。根據具體情況适當增減,每次投喂的量以半小時左右魚能将食物吃完為準。
4、掌握投喂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要求在白天最适水溫期間充分投喂,盡量避免投喂不定時。第一次投喂時間,夏秋季在上午7:00前後進行,冬春季節在8:30—9:00之間投喂。最後一次投喂應在傍晚前完成,中途投喂的次數及時間應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兩次投喂之間應間隔2小時左右。
5.根據不同的養殖目的來确定投喂量
如果您是自己開漁場,這點更需注意,當養到最受市場歡迎的規格時,需注意控制量,根據魚不同的品種合理選用飼料。
6.投喂應注意的事項:
清晨魚浮頭時不要投喂,即使是輕度浮頭,也要等浮頭停息,魚群遊動正常半小時後開始投喂,并減少初投的數量; 新魚放養後應停止投喂1—2天; 炎熱的夏天中午高溫時應避免投喂; 施用毒性較大的殺蟲藥物時應停止投喂一天以上; 出現嚴重的水質問題要減少投喂甚至停止投喂; 剛換新水的魚池應減少投喂或停止投喂; 遇有突然的天氣劇變應減少投喂或不喂; 水面較大水體較深的魚池要搭設食台定點投喂; 鮮活飼料要消毒清洗後才能投喂; 變質的飼料不要投喂; 剩餌要撈走,絕不能有殘餌在池中過夜; 投喂後要觀察魚體的攝食反應,發現異常時要及時處理。
以上就為踏火的經驗分享,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收藏、轉發,也可以繼續觀注踏火逍遙号,踏火将繼續和大定一起分享水産、水族類相關經驗,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