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京郊房山,總會有一快朵頤的小驚喜。
房山多丘陵,果樹品種頗豐富,有毛桃、海棠、櫻桃、杏、梨、核桃等,但皆體小。野菜品類亦頗豐富,隻是記不住名。又如黃花、香椿、花椒、山茶等,味道濃郁。房山蔬果産量低,當地人曾試移至平原,則味索然。
除此,房山美食也很令人食指大動。我品嘗過房山山村的扁豆焖飯,那裡的扁豆有很多種,十分美味,隻是産量低。這次來房山,頭一次品味大安山最有名氣的特色小吃“炸油香”,“香”,讀音應讀為“性”,輕聲。炸油香類似油餅,但體形更小巧,呈菱形狀,剛出鍋時熱氣膨松,色澤金黃,口感軟嫩,可蘸蜂蜜或白糖趁熱吃,回味綿長。
炸油香,在過去的鄉村被視為佳肴,莊戶人家一年到頭也舍不得吃上一回,隻有貴客或新姑爺上門才會上桌。由此想起我的老家山東招遠,也有炸油香的習俗,在春節前做好準備過節之用。在物質匮乏的年代,一年中也隻能享受這一次,那時老家人來北京,總會帶些油香當禮品。
大安山的炸油香,工藝、用料看似簡單,無非是普通的白面或玉米面,和面時放鹽少許,饧面後入鍋油炸。關鍵的技術是和面,水的溫度要适中,溫度低發不起來,溫度高則會将面“燙死”。面硬炸時如硬闆,面軟則蜷縮不好看,口感都會欠佳。入油鍋炸時用筷子翻動更需要技巧和功夫。過去當地炸油香講究用杏核油,其它油皆不如杏核油炸出的油香可口。
當地人說炸油香在大安山傳了祖祖輩輩,但出處緣何?誰也說不清。城内的老北京人隻食炸油餅(油條傳進來很晚)、油糕、排叉、麻團等幾種。回族有炸油香的傳統,油香是小圓餅狀,曆史甚為悠久,傳說是穆罕默德的一名信衆用香油炸餅請他品嘗,遂起名“油香”。
其實,油炸面食的曆史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楚辭》“招魂”出現“粔籹”一詞,朱熹《楚辭集注》說是:“環餅也。吳謂之膏環,亦謂之寒具。以蜜和米面煎熬作之。”《飲食雜俎》中具體說就是“類似後代馓子的油炸食品”。魏晉時的《齊民要術》中也有“膏環”的記載,以秫稻粉加蜜,在铛中油煎,在唐代傳入日本。書中還提到“截餅”,用牛羊乳調面油炸,這會不會是後代油香的原型?不敢武斷。還有“細環餅”,也是油炸面食,記述是口感“美脆”。
宋元時出現炸春卷、麻團、油炸馃子,馃子不是油條,而是油炸的花色點心。《東京夢華錄》提到“油餅”,大概也并非今天的炸油餅。油條其實并非如傳說是宋代人痛恨秦桧而發明,油條的制法據考證是明清時才出現的。袁枚《随園食單》列“油炸鬼”,是陝西面食,應是油條。清代有“油”,各地叫法不一,其實是麻團。清代山東有“油”,不知何狀,但據字形看是不是今天的炸麻花?
油香是否受到炸油餅的影響演化而來?清代蘇州有“清油餅”“夾油餅”,是否即北方所說炸油餅,也值得考證。元代以來,清真食品廣為漢民所喜愛。中國曆史上各個民族的融合,食品也受到了影響。具體到房山大安山的炸油香,源自少數民族的食品?還是從南方傳過來的?抑或是房山人民的發明?這是很令人生發興趣的。
不過,大安山祖祖輩輩傳下來炸油香,大安山人早已認定這裡就是老家,紮根、光大,香溢群山,代代相傳,齒有餘香……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朱小平
流程編輯:吳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