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城狐社鼠
【成語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
【成語釋義】城狐社鼠,是一個漢語詞語,社:土地廟。釋義是狐狸在城牆上打了一個洞便住在裡面,老鼠在土地廟裡打了個洞也住在裡面。比喻依仗别人的勢力胡作非為的壞人,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成語出處】《晏子春秋·内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鲲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近義詞】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反義詞】光明正大
【成語造句】
1.徐局長身邊的那些城狐社鼠,雖得勢于一時,但終有一天會被大家所唾棄和謾罵。
2.他隻不過是一個狗仗人勢、城狐社鼠之輩,總有一天會栽跟頭的。
3.生意場上,不免會有一些城狐社鼠的人,這些人欺行霸市,無惡不作。
【成語故事】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将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
有一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你看行嗎?”
謝鲲想了一想,搖着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确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牆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廟裡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裡不高興,也隻好罷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