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15:17:2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觀察可愛的小嬰兒,可以發現嬰兒很喜歡人臉。當依次給他們呈現不同内容的圖像時,他們對人臉圖像的注視時間是最長的,這說明嬰兒具有“人臉注視偏好(preferential looking)”

研究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就能表現出這種選擇性注意,這可能是由于從古至今人類對人際交往的需要導緻的,這種特性作為一種遺傳基因而保留至今。

但不知何時,我們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不敢與人對視,無論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朋友之間,還是我們與陌生人之間,似乎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的,這是為什麼呢?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明明很正常的人)1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父母的依賴逐漸變為對朋友的依賴,因此對父母的注視減少或許是最先發生的。

在嬰幼兒期,兒童的自主性和自理能力比較低,事事都要靠父母。

在那個時候,我們對父母是一種仰望的态度,認為父母即是真理,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因此我們凝視着父母,真誠地看着他們,并期望父母幫助我們。

進入小學之後,兒童的社會性發生很大的變化,朋友圈迅速擴大,再加上言語的發展,兒童對父母變得已經沒有之前那麼依賴。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的同伴關系,與父母之間的眼神交流也逐漸變成與同伴之間的眼神交流。

在整個兒童時期,我們與朋友之間的眼神交流是毫無距離的,并且充滿了默契,不用長時間地注視對方以傳遞信息。當兒童進入青春期之後,情況也發生了變化。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明明很正常的人)2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

換言之,青少年開始有了心事。這些心事集中于人際關系方面,例如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朋友之間的矛盾、單戀的相思之苦等等。

這些心理沖突困擾着青少年,但由于各種原因他們總是難以啟齒,很多時候都選擇了默默承受,希望憑一己之力解決這些沖突。

青少年生理發展接近成熟,但心理發展水平相對于成年人來說還比較低,因此他們往往不能擺脫煩惱,由此便導緻了心事重重,越來越不敢與人對視。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明明很正常的人)3

他們害怕别人發現自己的脆弱,擔心他們通過眼神窺視自己的内心。

在這一階段,青少年目光的遊離更多是為了自我保護。

當他們面對異性特别是喜歡的異性時,眼神的躲閃則更加迅速而強烈,此時更多的是出于害羞和不安。

當人們成年之後,眼神的遊離則更為複雜。

不與父母對視,可能是因為與父母在生活、個人發展以及婚姻等方面産生了矛盾,因此這種矛盾導緻了親子之間本就存在的年齡鴻溝進一步擴大。

在朋友面前眼神躲閃,可能是因為已不如以前那樣對對方知根知底,感到朋友發生了某些變化,這些變化使人不安并且透出一點陌生感。

換言之,同伴關系的信任感、安全感和真實感已經不太強烈。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明明很正常的人)4

成年之後,由于人們開始參加工作并接觸社會,與陌生人的交流逐漸增多,雖然偶爾也會對視,但都無一例外地帶有正式交往的色彩,透露出拒人于千裡之外的意味。

在更多的時候,陌生人之間的對視并不會發生,隻會一閃即逝,或許有害羞、防備,總之非常的遙遠。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透露出的是我們的内心,具有深層自我的特征,因此眼神對于成年人來說是非常隐私的。

人們選擇的可以互相注視的對象是很有限的,小時候是父母,後來是朋友,成年之後或許隻有戀人之間才可以互相對視。

對視,意味着毫無保留,意味着對對方的絕對信任,意味着完全地敞開心扉,因此人們隻會與和我們心理距離最近的人對視。

談話時不敢對視的人是什麼心理(明明很正常的人)5

當人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敢于和所有人進行目光交流,随着年齡的增長,對視對象逐漸減少,這也映射出人們内心的逐漸封閉。

明明很正常的人,突然之間不敢與人眼神對視,是什麼心理?

實際上就是因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人需要親密,也需要獨處,需要熱鬧也需要寂寞,當孤獨成為主旋律時,人們的内心就會日漸封閉,看人的眼神也會更加遊離不定。

人類社會從來都是趨利避害的,人類祖先如此,現代人也同樣如此,因此對于其他人的不信任将會一直持續下去,躲閃的眼神便是人類本能的象征。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