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中)和長安大學未央埙社的同學。
高飛在練習書法。
學漢語、練書法、吹陶埙,今年19歲的高飛(Thierno Seydou Ka)來西安一年多收獲不小。“在西安留學很幸運,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在這裡也充分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這位來自塞内加爾的非洲小夥子由衷地說。
2016年11月,高飛和其他14名來自塞内加爾的留學生在中國路橋公司的全額資助下,來到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進行為期5年的本科學習。
這個留學項目是中國路橋緻力于實現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高度重視中塞及中非民心“軟聯通”的重要舉措,是向塞内加爾政府和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内斯堡峰會上主席就培養非洲留學生倡議的具體行動。
高飛來自塞内加爾首都達喀爾,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興趣濃厚,一直希望可以親眼看看中國。高中會考結束後,成績優異的高飛順利入選該項目,踏上前往中國的求學之路。
“當我看到塞内加爾高等教育和科研部發布的留學項目信息後,我非常感興趣,沒想到自己可以入選,還得到了中國路橋公司的全額資助,真是太幸運了!”高飛說:“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參與這個項目,因為我想真正了解中國,而且路橋專業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專業,塞内加爾也急需這方面的人才,我希望學成後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語言不通的話,在中國許多事都做不了。”高飛說,初到中國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語言障礙。為了盡快适應在中國的學習與生活,高飛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漢語,這對于沒有任何中文基礎的高飛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起初,我發現一些漢字的筆畫和讀音是有相似性的,于是試圖找到一條适用于所有漢字的規則。後來發現這是行不通的,所以每次遇到生字我會認真查字典來确認筆畫和發音。”高飛對記者講道。他每天花大量時間聽漢語課文,并不斷跟讀。“我的中文老師也很棒,她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并不斷鼓勵我。”高飛說,中國老師科學的教學方法也讓他受益匪淺。
“每當我學習新詞彙或者句子時,我就會想辦法在生活中運用,讓學習到的知識可以‘活’起來。”就這樣,高飛的漢語水平突飛猛進,僅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他就在2017年長安大學“路橋杯”留學生中文演講比賽中獲得了初級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高飛一直以來就對中國文化有着濃厚的興趣, 來到西安讓他“如魚得水”。陶埙是中國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據考古學家考證,埙産生于史前時代,距今約有7000年的曆史。就是這件古老的中國樂器,深深吸引了這位來自塞内加爾的青年。
“有一次我和同學去西安書院門,聽到一種特别美妙的音樂,順着聲音找去看到了演奏者正拿着一個形似葫蘆的東西在吹奏,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陶埙。”高飛講道,陶埙店的老闆看到高飛非常喜歡陶埙,便将一個陶埙作為禮物送給了高飛,并提出願意教他學吹陶埙。從此高飛與陶埙結下了不解之緣。
雖然高飛沒有任何音樂基礎,但他憑借着一份熱愛與執着,跟着老師認真學習,僅僅用了一周的時間,高飛就學會了吹奏一些簡單的曲子。“老師不僅教我吹奏埙、教我中國曆史,還教我怎麼說陝西話。”現在,陶埙已經成為高飛生活的一部分,他還加入了長安大學未央埙社。“埙不僅可以讓我更深入的了解中國文化,還讓我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高飛說道。
除了傳統樂器,高飛同樣癡迷于中國書法和古典文學。來中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高飛練習書法的同時,還讀完了《西遊記》和《論語》等中國古典著作。
提起未來,年輕的高飛已經有了明确的規劃,“畢業後,我要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從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領域的工作。”高飛表示說:“要深入學習中國和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并将所學帶回我的祖國。”
(文/圖 記者 姜泓 通訊員 陳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