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經常會出現和“少林七十二絕技”相關的一些情節,但"少林七十二絕技"到底是誰所創造的呢?此一問題看起來似乎沒什麼提出的必要,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七十二絕技”必是少林寺的開山始祖達摩祖師所創造的。當年達摩祖師挾技東來,與梁武帝講論佛法,話不投機,于是駐錫少林,傳下了禅宗心法與絕世武功。此即為後來少林寺享譽武林與佛門的根源所在。
在《天龍八部》中有一個好像是達摩再世的掃地灰衣僧人,他曾向衆人解釋少林七中二絕技時,也呼應此說,道:
這些少林寺的七卞二門絕技,包羅萬象,所涉的範圍又極為廣泛,有的專練下盤,有的專練輕功,有的是以拳掌見長,有的是以暗器取勝,或刀或棒,每一門各有各的特長,使劍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發暗器。雖有人同精五六門絕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觸者為限。少林寺自達摩祖師開寺以來,隻在宋初出現過一位兼通一十三門絕技的武學天才,号稱為十三絕技僧,千百年隻此一人而已!
少林寺雖然是天下武學的聖殿,但是終究是一個講求修法弘道的佛門之地,而每一項武技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無比,大幹天和,是以少林寺要求衆僧于修練每一項絕技之時,都要以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配合化解。這道理對于一位誠心禮佛向道之人,本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了,可是千百年來少林寺中卻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得了的,所以隻要有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禅理本業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學障”,與别的宗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卻是殺業,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克制。隻有佛法愈高,慈悲之念愈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愈多,但修為到達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練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是以千百年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諸門絕技,此後更無一位高僧能并通諸般武功了。
這一段說法如果正确無誤的話,那麼少林七十二絕技必定是達摩老祖所創制,絕無疑義。可是少林寺掌門方丈玄慈卻又曾經對神山上人說道:
"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般若掌"創于本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師,“摩诃指"系一位在本寺挂單四十七年的七指頭陀所創,那“大力金剛拳法”則是本寺第十一代通字輩的六位高僧,窮三十六年之功,共同鑽研而成。此三門全系中土武功,與天竺以意禦勁、以勁發力的功夫截然不同。言下之意似乎說明了。少林七十二絕技并非全然是由達摩祖師一個人所獨自創制的,而是經由少林寺中千百年來,曆代高僧因革損益所錘煉而成的。那麼為何達摩老祖一個人何以兼通少林七十二絕技呢?
可能原因之一:
佛教太過中國化了。中國人一向有"衆善歸焉"的習慣,一個宗派的開山始祖必然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凡是好的、厲害的,都必要歸功于他方才可以。這種想法其實是很無謂的,而且也大可不必。
少林寺号稱天下武學的聖地,而且少林僧人又多是佛理精湛,深透嗔癡仇怨之惡,可是他們卻也感染了此一中國人“衆善歸焉”的壞習慣,把這“少林七十二絕技"的一切創制成就,都歸功于達摩祖師了。
《倚天屠龍記》中,熟透少林寺掌故的覺遠大師,其唯一的弟子張君寶,不就曾經懷疑《九陽真經》必不是出自達摩老祖之手嗎?他想:達摩祖師是天竺人,就算會寫我中華文字,也必文理粗疏。這部《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外國人決計寫不出來,定是後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托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張君寶于是擺脫此一拘泥,脫胎換骨,于十餘年間竟然内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于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閑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然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學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的沖虛圓融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内功相結合,創造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出世的奇人張三豐了。可見太過拘泥必定會有所失的。
可能原因之二:
"少林七十二絕技"到底是達摩老祖所創制的,亦或是曆經數十代幾百年的功夫所精打細鑄而成的,就灰衣僧與玄慈方丈兩人的說法,實乃大相矛盾,想必其中必有一個說誤了。然而到底是誰說錯?恐怕一時之間也無法詳究。
以灰衣僧的道德佛理而言,他比較不像是會說錯話、做錯事之人;可是玄慈方丈的地位,使得他也必然詳悉少林寺千百年來的變遷沿革,所以兩相判比,實不易解析。不過總是有人說錯了。
“少林七十二絕技”一經金大俠寫出,遍成為武林的經典橋段,此後的武俠小說中似乎每一種武功都要和這七十二絕技挂上鈎才成。以此看來,金大俠才是這“少林七十二絕技”的真正創始人。隻不過金大俠平時要裝裝儒雅,不跟你露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